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邱泽奇谈AI:智能时代需理性看待,允许多样性共筑认知新图景

时间:2025-09-23 01:39:34来源:小AI编辑:快讯

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当下,AI对人类思维与认知的影响成为各界热议的话题。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邱泽奇在访谈中指出,关于“AI是否导致人类降智”的讨论,本身存在认知偏差,这种简单化的二元对立思维,与工业时代初期对技术的片面理解颇为相似。

人类对自身思维机制的理解仍处于初级阶段。邱泽奇教授以心理学发展为例,指出从弗洛伊德到现代心理学流派,尚未形成被广泛认可的理论体系。人的思维具有跳跃性和相变性,这种非线性特征在脑科学领域尚未得到充分解释。例如,人类能够通过观察他人表情理解潜在意图,而当前AI技术仍无法实现这种微妙的社交感知。

现有AI系统的知识获取主要依赖人类已有的文字资料。教授以科学期刊为例,2016至2018年间全球约万种科学期刊发表了超30万篇论文,这些未被纳入训练的数据构成知识盲区。AI虽能快速总结书籍内容,却无法像人类那样通过多感官体验获取知识,更缺乏对复杂社会情境的理解能力。

符号主义路径被视为AI发展的重要方向。Alpha Zero作为典型代表,在限定场景下展现出强大能力,但环境变化时其泛化性明显不足。当前无人机、机器人等产品均沿袭此思路,在变量可控的封闭环境中表现优异,却难以适应开放世界的复杂性。这种技术局限反映了AI与人类认知的根本差异。

关于AI对认知的影响,邱泽奇教授强调关键在于使用者的态度。主动质疑AI输出的个体,实际上在进行思维训练,这种互动过程反而能拓展认知边界。他以科学研究为例,AI提示未接触的重要文献时,其价值不在于替代研究者,而在于激发新的思考方向。这种人机互生的关系,正在重塑知识获取的方式。

在价值观层面,AI的局限性更为突出。由于学习海量语料的特性,其背景知识和价值取向存在不可预测性。教授提醒需区分事实归纳与价值判断,对AI提供的数据分析可保持信任,但对其价值观输出必须保持警惕。这种区分能力,将成为未来数字社会的重要素养。

教育领域正经历深刻变革。基础能力培养,特别是语言、逻辑和认知能力,在AI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北京大学的教学实践显示,引导学生与AI讨论探索性问题,能促进更深层次的思考。教师角色逐渐转向认知提升的引导者,而非单纯的知识传授者。

AI的“讨好型”特性引发关注。为获取更可靠的输出,用户需主动挑战AI观点,促使其运用多元视角迭代答案。通过比较不同品牌模型的特点,选择性使用技术工具,已成为数字时代的重要技能。这种交互方式,正在培养新一代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私域AI市场展现出巨大潜力。从社交陪伴应用到智能玩具,个性化AI产品正改变人类互动方式。邱泽奇教授特别指出,陪伴对认知发展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性,可信的陪伴者至关重要。随着青少年群体广泛使用AI辅助学习,技术伦理和教育规范面临新的挑战。

智能鸿沟的本质是认知差异。早期数字鸿沟聚焦于技术接入,而当前差距更多体现在使用质量上。会用AI与不会用AI的群体,使用优质模型与普通模型的群体,其认知效率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分化提醒我们,技术平权的同时也在创造新的能力差距。

人类对幸福的感知具有多样性。教授以山区生活体验为例,指出环境适应能带来新的认知平衡。每个人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各不相同,有人追求学术成就,有人享受简单生活。这种多样性恰是社会活力的源泉,技术发展应服务于人类多元需求的满足。

更多热门内容
AI浪潮下算力需求激增,绿色算力底座如何筑就发展新引擎?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自2025年初国产大模型DeepSeek发布以来,其在技术创新、应用落地等方面展现出的强劲实力,成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加速发展的缩影。当下,人工智能通过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算力基础设施…

2025-09-23

立讯精密开盘涨停引关注,或因与OpenAI携手开发消费级AI硬件设备
消息面上,OpenAI被曝已与立讯精密签署协议,共同开发消费级AI硬件设备,立讯精密将负责至少一款产品的组装。 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此前曾发文称,OpenAI与io合作的新形态AI硬件设备预计将在2027年…

202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