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上,一款由蓝思科技与Rokid联合研发的智能眼镜成为全场焦点。这款名为Rokid Glasses的AI硬件产品,不仅作为贵宾纪念品亮相,更以49克的极致轻量化设计引发业界关注。其从核心元器件到整机组装的全链条国产化,标志着中国智能制造在精密制造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技术团队通过三十年精密制造经验的积累,在材料工艺上实现关键突破。采用衍射光波导显示技术的镜片,在保持85%透光率的同时,实现了1080P高清显示效果。搭载的YodaOS操作系统可兼容通义千问、豆包等主流AI大模型,支持包括东盟十国官方语言在内的12种语言实时互译。在工业设计方面,产品通过700余次材料配比实验,将整机重量控制在与普通眼镜相当的水平,同时确保8小时持续使用续航。
这款智能眼镜的礼盒包装融合了非遗技艺与现代科技。由国家级大漆工艺传承人监制的礼盒,经过72道工序制作,采用"金髹"技法将24K真金箔与天然大漆层层叠加,形成独一无二的纹理图案。这种传统工艺与智能硬件的结合,既彰显了文化底蕴,又体现了科技产品的艺术价值。
市场表现方面,该产品上市三个月即收获40万台订单,成为AR设备领域的现象级产品。其应用场景已拓展至医疗辅助、工业巡检等专业领域,在湖南湘潭生产基地,配套的光学模组生产线带动了上下游30余家企业集聚,初步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这种从实验室到量产线的转化能力,正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典型范例。
在东盟博览会现场,这款智能眼镜的实时翻译功能受到各国代表团高度评价。通过内置的AI算法,设备可自动识别对话场景,在0.3秒内完成中英越泰等语言的双向转译。这种针对多语种环境的优化,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高效的沟通工具,也展现了科技产品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