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从协作到具身智能:越疆以多形态机器人矩阵,开启“具身工业”新篇章

时间:2025-09-24 07:18:20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当工业生产步入“柔性制造”的深水区,传统单一功能机器人已难以满足高精度协作、多场景适配及跨设备协同的复杂需求。在产业升级的关键节点,越疆机器人以“具身工业”为核心,推动AI机器人从执行工具向感知-决策-执行一体化的智能体进化,重新定义智能制造的边界。

在2025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越疆以“具身工业 协作进化”为主题,展示了覆盖高精度协作机械臂、“直膝行走+灵巧操作”人形机器人、高机动性多足机器人及轮式人形机器人的全形态产品矩阵。通过“多形态通用具身智能超级工厂”场景,系统呈现了机器人群在高效协同、智能调度与自主作业中的平台化能力,成为展会技术焦点。其解决方案已渗透至工业制造、商业服务、教育科研等30余个领域,彰显了跨行业应用潜力。

越疆的“超级工厂”平台基于“分布式感知-集中式决策-动态化执行”模型,构建了“感知-决策-执行-反馈”的闭环系统。顶层“工厂智能枢纽”通过多模态感知设备构建全维度环境模型,依托工业大模型实现任务规划与动态调度。执行层由四类机器人协同:双足人形机器人完成多任务衔接与精细化操作;轮式人形机器人负责产线间物料转运;多足机器狗适配非结构化环境巡检;协作机械臂专注高重复性柔性作业。该架构通过时空动作分块ACT预测控制大模型,实现长时序任务生成与低延迟控制,以更少算力支持复杂场景适配。

此次展会上,越疆首次实现全球多形态机器人自主协同作业,覆盖物料分拣、视觉检测到精密组装等核心流程,为工业客户提供可快速部署的柔性生产方案。这一突破标志着其从“协作机器人专家”向“具身智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从协作机器人到多形态通用具身智能平台,越疆的进化路径源于深厚技术积累。早在协作机器人阶段,其已构建智能力控、运动规划、视觉感知等核心能力,为人形机器人、多足机器人等新形态产品奠定基础。全系产品虽形态各异,但底层技术架构高度统一,尤其在力控系统、运动控制、视觉感知等领域实现技术复用。例如,协作机器人上的“一体化力控”技术被升级应用于人形机器人,使其具备1.5N轻推即动、0.1mm对点精度的柔顺示教能力。

在视觉与AI协同方面,越疆融合2.5D/3D视觉与力觉传感,形成“眼手一体”系统。展出的复合机器人、汽车外饰检测机器人等,依托自研视觉算法与力控反馈,实现高精度定位与自适应作业。人形机器人平台进一步引入“知识驱动的生成式VLA技术”,支持长序列任务自主规划,可在狭窄空间完成180°转动,重复定位精度达±0.05mm,适配电子元件焊接、车厘子无损抓取等精细任务。

安全性与可靠性是越疆的另一优势。其协作机器人以“三年质保”树立行业标杆,高温、高负载、长时间运行等极端条件下的稳定性基因被延续至人形机器人。目前,人形机器人已通过±0.05mm精度测试、大负载老化试验与高温环境验证,满足工业级可靠性要求。

在高端智造领域,越疆全矩阵产品展现了多场景适配能力。大负载协作机器人CR30H在码垛场景中实现速度与负载平衡;CRA系列机器人以IP68防护等级在钢结构焊接、CNC上下料等高精度领域稳定运行;CRA-IP68系列更实现全天候恶劣环境作业。商业服务领域,智能咖啡机器人可完成研磨、冲泡、奶泡添加全流程;冰淇淋机器人实现基底制作与配料添加一体化;AI艾灸机器人集成Nova协作机械臂与专用艾灸头,自动完成寻穴、走穴、调温,模拟五大经典灸法,提升服务效率与安全性。

自2015年成立以来,越疆以协作机器人为核心切入工业自动化市场,凭借全栈自研技术实力与规模化落地能力,迅速成长为中国协作机器人领域领军企业。2024年登陆港交所后,其全球部署量已超9万台,位列中国第一、全球前二,服务超80家世界500强企业。随着具身智能技术进化与场景拓宽,越疆正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系统性迈进。

更多热门内容
全球巨头加码布局,国产人形机器人崛起,千亿赛道背后机遇几何?
“人形含量”在目前同类指数里是最高的,这也意味着它能更精准地反映人形机器人赛道的情况。 而且现在已经出现了一批不错的公司,值得长期关注,加上现在板块的催化因素也不少,不管是对投资者还是行业从业者来说,这都是…

202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