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公司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亚诺·安蒙在旗舰芯片发布前夕发表重要演讲,首次系统阐述人工智能发展的六大核心趋势。此次活动采用北京与夏威夷双会场同步直播形式,彰显中国市场的战略地位。中国区董事长孟樸现场回顾高通入华三十年历程,强调本土生态系统的创新活力。
在AI技术架构层面,安蒙指出计算范式正经历根本性转变。基于智能体的调制解调器、新型内存架构及低功耗神经网络处理单元(NPU)将成为核心组件。这种变革推动应用软件向"智能体应用"演进,具备需求预测和主动服务能力。高通宣布启动AI加速计划,通过智能体技术提升终端设备的交互体验。
通信与AI的深度融合成为重要趋势。安蒙透露高通计划在2028年实现6G预商用设备部署,构建具备环境感知能力的下一代网络。这种感知网络将与边缘计算形成协同,利用终端设备产生的海量数据持续优化模型性能。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对话中强调,无线通信技术对机器人减负至关重要,减少线缆连接是提升设备灵活性的关键。
终端侧AI发展呈现明确路径。高通展示的AI眼镜原型可实时识别环境并提供交互建议,通过手势控制完成事务预订。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生态系统,需要平衡性能与功耗。王兴兴透露机器人领域正探索移动芯片应用,要求芯片峰值功耗控制在100瓦以内,平均功耗维持20-30瓦水平,这与智能手机芯片参数高度契合。
产业合作模式出现新特征。谷歌平台设备高级副总裁里克·奥斯特洛赫参与对话,回顾两家公司自2006年启动的技术合作。当前双方正联合构建统一技术底座,支持PC和桌面系统的混合AI架构。这种云端与终端协同的模式,在Gemini大模型上已实现多节点无缝连接。
中国市场持续发挥创新引擎作用。孟樸展示的数据显示,骁龙数字底盘近三年助力中国车企推出210余款新车型,5G物联网创新计划已吸引二十余家合作伙伴。在工业领域,高通推出的"跃龙"品牌正推动AI技术向制造业渗透。这种从消费电子向行业应用的拓展,形成完整的AI+连接技术矩阵。
机器人技术发展呈现阶段性特征。王兴兴披露宇树科技研发路线图:当前产品已实现复杂动作的流畅执行,下一步将突破实时动作生成技术,预计明年上半年完成;更远期的环境自适应交互目标,计划在2026年前实现。针对行业模型碎片化问题,他呼吁建立开源生态,通过共享基础架构扩大产业规模。
终端设备智能化呈现全面渗透态势。高通布局覆盖手机、汽车、PC、扩展现实(XR)、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形成完整的AI硬件生态。这种多终端协同战略,在骁龙峰会十周年之际通过双会场发布形式得到强化。随着明日旗舰芯片的揭晓,终端AI竞赛将进入新的技术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