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系”房企金科股份的重整进程已进入关键阶段,这场持续数月的资本运作近日迎来重大突破。据公司最新披露的股东权益变动公告显示,重整管理人已完成近53亿股转增股票的过户手续,将原本存放在“破产企业财产处置专用账户”的股份,全数划转至重整投资人及债权人指定账户。
此次资本公积转增方案按“10转增10股”比例实施,转增后总股本扩容至约106亿股。其中23亿股用于抵偿普通债权,剩余30亿股则作为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对价,占重组后总股本的28.21%。值得关注的是,产业投资人与财务投资人采用差异化定价:12亿股以每股0.63元的价格划转给产业投资方,18亿股则按每股1.04元的价格转让给财务投资方。
在这场资本重构中,由冯仑关联企业上海品器管理牵头的联合体成为最大赢家。该联合体通过青岛注册的两只私募基金“京渝星筑”“京渝星璨”,合计获得金科9.93亿股,持股比例达9.34%,跃居第一大股东。尽管上海品器与北京天娇作为普通合伙人各仅出资100万元,在总规模分别为4.3亿元和3.3亿元的基金中占比微乎其微,却通过结构化安排实现了对近10亿股的控制权。
其他重要投资方中,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持有4亿股(占比3.77%),四川发展证券投资基金持有3.5亿股(占比3.3%)。随着股份划转完成,原控股股东金科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从14.51%稀释至7.29%,低于上海品器联合体的持股规模。
股权结构剧变的同时,公司治理架构也将迎来深度调整。根据重整计划,上海品器联合体有权提名7名董事(含独立董事),占新一届9人董事会近八成席位。更关键的是,董事长人选将由该联合体提名的董事担任。虽然两只私募基金因执行事务合伙人无实际控制人而被认定为无实控人状态,但上海品器联合体通过董事会控制权,实质上掌握了公司战略决策的主导权。
追溯联合体背景,其核心成员堪称地产界“天团”:品器资管名誉主席马蔚华曾任招商银行行长,董事局主席冯仑是万通地产创始人兼“中国房地产教父”,成员还包括鑫苑置业创始人张勇及知名行业观察家单大伟。这支兼具金融资源与产业经验的团队,为金科转型注入强心剂。
按照重整规划,新金科将彻底告别传统开发模式,转型为聚焦“强盈利能力、高投资回报”的不动产服务商。业务版图涵盖四大板块:特殊资产投资经营、中高端住宅开发运营、不动产全周期服务以及产业创新发展。具体路径包括剥离低效资产、布局新赛道、强化产业链整合,旨在构建“投资-开发-运营-资产处置”的闭环生态。
冯仑在今年初的行业论坛上曾预言,房地产企业正从开发建设向综合运营与金融化阶段演进。他建议房企应深耕细分市场、拓展租赁业务、布局商办物业,通过专业化运营实现稳健转型。这些观点与金科新战略不谋而合,市场普遍期待这家重整后的企业能趟出转型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