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清华大学张强团队创新聚合物电解质设计,助力高能量密度固态电池性能跃升

时间:2025-09-27 16:25:39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在电动汽车、电动飞行器及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动力系统对电池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实现高能量密度以延长续航,又需确保安全性能以应对复杂使用场景,这成为当前储能技术攻关的核心方向。针对这一挑战,清华大学化工系张强教授团队通过创新电解质设计,成功开发出兼具高能量密度与优异安全性的新型固态电池。

研究团队突破传统电解质设计思路,提出“富阴离子溶剂化结构”策略,研制出含氟聚醚电解质。该材料通过热引发原位聚合技术,在电极表面形成紧密的固态界面层,显著提升了离子传导效率。研究者在聚醚分子链中引入强吸电子含氟基团,使电解质耐压性能大幅提升,可稳定匹配4.7V高电压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同时实现与金属锂负极的兼容。这种结构创新解决了传统电解质在高电压条件下易分解的技术难题。

基于锂键化学原理,研究团队构建了独特的“–F∙∙∙Li⁺∙∙∙O–”配位结构。该结构诱导形成富阴离子溶剂化环境,在电极表面衍生出富含氟化物的稳定界面层。实验数据显示,采用该电解质的富锂锰基聚合物电池展现出优异电化学性能:首圈库仑效率达91.8%,正极比容量达到290.3mAh/g,在0.5C倍率下循环500次后容量保持率仍保持72.1%。更引人注目的是,8.96Ah聚合物软包全电池在1MPa外压条件下,能量密度突破604Wh/kg,远超当前商业化磷酸铁锂电池(150-190Wh/kg)和镍钴锰酸锂电池(240-320Wh/kg)的水平。

安全性能测试结果同样亮眼。满充状态下的电池样品顺利通过针刺实验和120℃热箱6小时静置测试,全程未发生燃烧或爆炸。这种突破性表现得益于电解质分子结构设计与界面工程的协同优化:强吸电子基团拓宽了电压窗口,锂键配位结构增强了界面稳定性,共同构建起多重安全防护机制。研究团队通过分子层面的精准调控,实现了高能量密度与高安全性的平衡。

该成果为固态锂电池的实用化开发开辟了新路径。相较于传统液态电解质体系,新型聚合物电解质在热稳定性、机械强度和界面兼容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研究证实,通过溶剂化结构的分子设计,可在较低外压条件下实现电极与电解质的紧密接触,为软包电池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这项突破不仅推动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商业化进程,更为下一代高安全固态电池的研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关研究成果以“调控聚合物电解质溶剂化结构实现600Wh/kg锂电池”为题,于近日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科研项目的联合资助,标志着我国在固态电池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更多热门内容
Meta押注人形机器人软件:以开放平台策略谋求行业标准主导权
IT之家援引博文介绍,在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指示下,Meta公司今年早些时候已成立一个专门的研究团队,专门攻克人形机器人的核心技术难题,标志着 Meta 正式入局这…

2025-09-27

清华大学团队攻克难题,新型电解质助力固态电池性能与安全双提升
当下,新能源汽车、电动飞行器、人形机器人等快速发展,对动力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开发兼具高能量密度和优异安全性能的电池器件已成为紧迫需求。日前,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张强领衔的团队在锂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领域取得…

2025-09-27

赣锋锂业:资源与技术双轮驱动 固态电池能否助其穿越锂价周期?
这位从江西锂厂技术员出身的企业家,曾带领公司在2005年果断转型电池级锂盐,如今更将固态电池视为"打破周期的钥匙"。 与天齐锂业的分化,天齐凭借格林布什矿100%自给率"躺赢"(2023年毛利率85%),但赣…

2025-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