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Meta押注数十亿美元研发机器人软件,欲成行业“安卓”式开放平台

时间:2025-09-28 22:18:50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近日,meta公司被曝出正计划以软件为核心,打造机器人领域的“安卓模式”。据The Verge报道,meta首席技术官安德鲁·博斯沃思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公司对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投入规模堪比此前在增强现实领域的布局,计划斥资数十亿美元用于相关技术研发。这一战略由CEO马克·扎克伯格亲自推动,内部项目代号为“metabot”。

博斯沃思表示,meta今年早些时候在扎克伯格的指导下组建了专门的机器人研究团队。尽管此前已有相关报道,但此次他首次详细阐述了公司的机器人战略方向——聚焦软件平台开发,而非硬件制造。“硬件并非机器人技术的核心瓶颈,”他指出,“真正的挑战在于软件,尤其是如何让机器人实现灵巧精细的操作。”例如,虽然许多机器人能够完成站立、奔跑或翻跟头等动作,但拿起一个水杯这样的简单任务对它们来说却异常困难。

根据博斯沃思的设想,meta将开发一个开放的软件平台,并授权给其他机器人制造商使用,类似于谷歌将安卓系统授权给手机厂商的模式。“我们并不在意是否成为硬件制造商,”他强调,“我们的目标是让这个平台成为行业通用标准。”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meta新成立的“超级智能人工智能实验室”正与机器人团队紧密合作,共同构建一个能够模拟真实物理规律的“世界模型”。该模型旨在提升机器人对环境的理解和操作能力,例如通过软件模拟实现更灵巧的手臂动作,未来甚至可能扩展到更复杂的任务。该项目由前Cruise CEO马克·惠顿领衔,MIT教授金相培等多位顶尖专家也已加入团队。

事实上,谷歌比meta更早一步布局机器人软件领域。近年来,谷歌逐渐放弃自研机器人本体的策略,转而通过提供强大的AI模型,吸引不同的机器人制造商采购其技术,试图复制安卓系统在手机行业的成功模式。

业内普遍认为,软件是人形机器人的“大脑”与“灵魂”,而硬件仅决定了其“身体能力”的极限。目前,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共识是:硬件技术已相对成熟,但软件的滞后严重限制了机器人的通用性、实用性和商业化进程。这也是meta、谷歌等科技巨头以及众多创业公司集中资源攻克软件技术(如AI大模型、强化学习、世界模型等)的关键原因。

华泰证券在研报中指出,机器人行业早期以主题行情为主,随着产业在软件和硬件端逐步实现技术突破,并形成成熟的硬件方案,行业开始在简单工业场景和特种应用场景落地,赛道逐渐开启趋势行情。市场对机器人的关注点也从最初的“运控能力”转向更综合的技术实力。该机构认为,机器人行业的竞争终局可能是科技大厂与制造业巨头的博弈——科技大厂或率先突破通用版具身智能大模型,而车厂和大型制造企业则可能率先实现B端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同时少数走差异化路线的创业公司也将占据一席之地。

国泰海通证券则强调,具身智能的核心特点是具备理解物理世界并与之交互的能力。与传统机器人控制相比,具身智能实现了从“根据指令执行任务”到“自主决策与世界交互”的转变。因此,大模型与数据成为人形机器人最核心的环节。

更多热门内容
Meta AI上线"Vibes"专区:为AI创作视频打造专属展示新平台
通过将AI视频集中在专门的信息流中,Meta为这类新兴内容形式创建了一个独特的展示平台,有助于推动AI创作内容的发展和普及。 Vibes信息流的建立也表明Meta正在积极拥抱AI技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应用,为…

2025-09-28

京东AI战略升级:以产业厚度为基,构建开放生态赋能千行百业
在B端方面,京东推动大模型在零售、健康、物流、工业四大领域深入应用,发布了物流超脑大模型2.0、电商AI架构体系Oxygen、“京医千询2.0”大模型、行业首个工业供应链大模型 JoyIndustrial等…

2025-09-28

科技赋能未来:临工重机发布新能源生态 智能化转型引领全球工程机械新跨越
临工重机董事长于孟生表示,要以“成为国际化的行业领先者,全球领先的矿山设备、高空作业和物料搬运解决方案制造商”为愿景,加快推进全球业务和服务拓展,加强对新能源自动化产品和技术等的培育,同时推进战略转型,并通过…

2025-09-28

成都率先突破!国内首个基于“世界模型”的机器人任务系统问世
近日,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成功研发国内首个基于世界模型的机器人任务执行系统(R-WMES),标志着成都市在构建人形机器人智能化核心能力上取得里程碑式进展,为产业智能化升级注入强劲动能。世界模型是一种真正接…

2025-09-28

智启航空新时代:全球专家齐聚成都,共话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未来
下午的青年博士论坛聚焦“智能制造与智能检测”,来自航空工业沈飞、西飞、成飞、中航金城无人机、长城计量所,以及电子科技大学等单位的十位青年博士展示了最新研究成果,体现出航空领域青年科研力量的创新活力与发展潜力…

2025-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