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转型的背景下,固态电池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作为动力电池领域的技术革命方向,固态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与安全性优势,成为行业竞逐的焦点。传统液态锂电池在续航里程和热失控风险上的局限性日益凸显,而固态电池通过固态电解质替代液态电解液,有效突破了能量密度瓶颈,同时大幅降低了燃烧爆炸风险。
2025年,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显著提速。宁德时代于4月实现凝聚态半固态电池量产,国轩高科"金石电池"5月进入中试预量产阶段,亿纬锂能"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9月正式下线。这些突破标志着固态电池技术从概念验证转向工程化应用,预计2027年将启动小规模量产,2030年前后形成百GWh级市场规模。
技术迭代催生产业链重构机遇。固态电池生产体系与液态电池存在显著差异,对设备精度、工艺整合提出更高要求。赢合科技、纳科诺尔等企业积极布局,但全产业链设备供应能力仍属行业空白。先导智能率先突破技术壁垒,成为全球首家具备固态电池整线设备交付能力的企业,其解决方案覆盖涂布、辊压、叠片等核心工序。
在前端工序领域,先导智能自主研发的固态电解质膜制备设备实现微米级厚度控制,薄膜均匀性达行业领先水平。中段叠片环节,多层层压装备将正负极与电解质层对齐误差控制在0.1mm以内,显著提升界面接触质量。后段成型工艺中,600MPa高压等静压设备使固-固界面致密度突破95%,较传统工艺提升10个百分点。
这种全流程技术优势使其赢得头部客户青睐。宁德时代自2022年起成为先导智能最大关联交易方,当年采购额达55亿元。2024年底双方签署的三年战略合作协议,涵盖设备供应、技术联合研发及产能规划信息共享。协议特别强调在固态电池、钙钛矿等前沿领域的技术协同,标志着合作从设备采购升级为战略伙伴关系。
技术广度与深度的平衡成为先导智能的核心竞争力。公司不仅在固态电池领域建立技术壁垒,同时将业务版图扩展至光伏、3C检测、氢能装备等领域。光伏TOPCon电池设备国内市占率超30%,氢能电解槽产线已交付国家能源集团等重点项目,3C智能检测设备精度达99.95%,服务苹果、华为等高端客户。
全球化布局成为新的增长极。2025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17.46%,毛利率达40.27%,较国内市场高出近8个百分点。为配套大客户海外扩产需求,公司于8月二次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旨在强化欧洲本地化服务能力。此举与宁德时代匈牙利工厂建设形成战略协同,后者通过港股募资353亿港元,其中90%用于海外产能建设。
多业务协同与全球化战略推动业绩强劲复苏。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1亿元,净利润7.4亿元,同比增长61.19%,扭转此前两年下滑态势。这种增长态势既得益于固态电池设备需求释放,也源于光伏、氢能等板块的稳定贡献,更离不开海外市场高毛利业务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