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技圈正为元宇宙、AI大模型等概念争得不可开交时,一位71岁的企业家却凭借“卖水”与“疫苗”的组合,第四次登顶中国首富宝座。在10月28日发布的《2025胡润百富榜》中,钟睒睒以5300亿元财富刷新纪录,远超张一鸣(4700亿)、马化腾(4650亿)等科技巨头,就连凭借小米汽车财富增长1960亿的雷军,也未能撼动其地位。
钟睒睒的财富密码,藏在两个看似“传统”的领域:农夫山泉与万泰生物。前者以“天然健康”为标签,将一瓶成本极低的水打造成毛利率高达60%的国民刚需品;后者则凭借HPV疫苗的技术壁垒,成为需求巨大的“硬通货”。这两大业务形成“刚需品+品类唯一性”的双重壁垒,让他在看似狭窄的赛道中,筑起了一道难以逾越的护城河。
与钟睒睒的“慢钱”逻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榜单上AI、新能源、消费新贵们的“快钱”狂飙。泡泡玛特王宁、寒武纪陈天石等财富增幅超千亿,成为资本追逐风口的典型代表。然而,当科技巨头们为流量焦虑、为增长内卷时,农夫山泉的每一瓶水都在默默产生利润,这种看似“保守”的商业模式,实则是一种“降维打击”。
钟睒睒的成功,为创业者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不必盲目追逐风口。真正的长期主义,是找到那个需求永恒、能建立绝对优势的领域,然后像挖井一样深耕。无论是水、疫苗,还是其他看似普通的生意,只要做到极致,就能成为最顶级的“科技”。
首富的宝座虽轮流更替,但钟睒睒的案例证明:在时代快速变迁的今天,吃透人性刚需的“慢钱”,往往比追逐风口的“快钱”更具韧性。当科技圈还在为下一个概念争论时,这位绍兴企业家已用行动诠释了商业的本质——回归需求,深耕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