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座现代化的汽车制造基地正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焦点——小米汽车工厂。这座占地71.8万平方米的智能工厂自今年3月29日向公众开放以来,已吸引超过14万人次到访,其中第10万名参观者于10月25日踏入这座科技殿堂,折射出公众对智能制造的强烈好奇心。
作为2024年北京市工业旅游示范点,该工厂集研发、生产与销售功能于一体,更承担着向公众普及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使命。为满足持续升温的参观需求,工厂在11月推出111个参观时段,周末单日场次增至13场,并特别新增16:30的晚间观摩时段。通过灵活的时间安排,更多人得以近距离观察新能源汽车从设计图纸到量产下线的完整过程。
参观路线贯穿生产核心区域,访客可亲眼见证平台架构的精密设计、一体化压铸技术的革新应用,以及铠甲笼式钢铝混合车身的制造工艺。技术展示区内,29个专业试验室构成的试验楼与全系产品体验店形成互补,既展现硬核科技实力,又提供沉浸式产品体验。这种"技术解构+场景体验"的双重展示模式,让智能制造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可触摸的感官认知。
工厂的开放策略延伸至消费场景创新。参观者不仅能选购限量版文创产品,还可在小米食堂品尝定制餐食,形成"技术观摩-文化消费-生活体验"的完整闭环。这种透明化运营模式既满足消费者对产品溯源的需求,又通过场景化互动强化品牌信任感。预约系统数据显示,11月多个周末场次已接近满员,印证了市场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关注热度。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突破40%,消费者对制造工艺的探究欲持续攀升。小米通过工厂开放构建的"技术可视化"路径,不仅缩短了品牌与用户的距离,更开创了智能制造时代的工业旅游新范式。当参观者亲手触摸智能产线的机械臂,或驻足观察电池包的密封测试时,新能源汽车的技术魅力正以最直观的方式完成认知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