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技术正以颠覆性力量重塑文化创作生态,数字创意软件领域的领军企业万兴科技(300624.SZ)近日推出重磅功能更新,其旗下万兴天幕创作平台及AI应用同步上线“国风漫影”特效模块,通过AI算法实现单张人物图片向动态国风视频的智能转化,并自动生成匹配的古典配乐。这项创新将传统水墨美学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为短视频创作者、文旅宣传机构及数字艺术从业者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用户仅需数秒即可完成从形象动漫化到视频成片的完整创作。
在文化产业智能化转型浪潮中,“文化+科技”的融合模式已显现强劲动能。最新行业数据显示,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在半年内实现翻倍增长,截至2025年6月已突破5.15亿人,普及率达36.5%。资本市场的风向更具说服力——2025年上半年“AI+文化”领域融资占比超过40%,成为投融资市场最活跃的赛道之一。这种趋势下,万兴科技通过持续迭代技术矩阵,构建起覆盖Web端与移动端的原生应用生态,其AI视频生成服务单条成本已降至0.25元,显著降低创作门槛。
作为全球化布局的数字创意企业,万兴科技的产品矩阵已覆盖200余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服务超20亿活跃用户。其明星产品线包括视频编辑软件万兴喵影、AI营销工具万兴播爆、智能绘图应用万兴脑图及图示工具等。今年6月推出的万兴天幕音视频大模型2.0版本,通过多模态技术整合,实现了从文本生成到视频创作的全链路支持。该平台近期与深圳广电合作的渔业非遗宣传片《AI耀鹏城 鱼灯舞星河》,以及为湖南卫视中秋晚会设计的AI动态海报,均成为技术赋能文化传承的典型案例。
在技术落地的具体场景中,万兴科技的解决方案展现出强大适应性。与湖北卫视联合制作的《黄鹤楼》AI短片,通过三维重建与动态渲染技术复现历史场景;为前海人才公寓打造的交互体验平台,则运用实时动作捕捉与空间定位技术,构建起沉浸式数字空间。这些项目不仅验证了AI技术在文化传播领域的商业价值,更探索出传统IP现代化的创新路径——通过算法解析文化符号特征,再以数字化手段重构叙事逻辑。
人才战略成为支撑企业技术迭代的核心引擎。万兴科技近日启动的2026届全球校招计划,开出应届生平均年薪50万元、研发岗首年最高百万的优厚条件,重点布局AI算法、多模态交互等前沿领域。招聘团队将随“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活动赴南京、成都等地,针对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专业招募青年人才。这种人才储备策略与其技术路线形成闭环:通过吸引顶尖技术人才持续优化大模型能力,再以创新产品反哺行业生态建设。
从单点功能突破到系统化解决方案,万兴科技的实践折射出AIGC技术演进的深层逻辑。当AI绘画、视频生成等工具逐渐普及,行业竞争焦点正转向文化语义理解、创作流程重构等维度。该企业通过构建“技术底座+垂直场景”的双轮驱动模式,既保持算法层面的领先性,又确保产品能精准匹配文化传播、商业营销等细分市场需求。这种发展路径,或为数字创意产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可复制的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