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量子AI团队近期取得重大突破,其研发的“量子回声”(Quantum Echoes)算法在Willow量子芯片上成功演示了全球首个可验证的量子优势,计算速度较经典算法提升达13000倍。这一成果已正式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标志着量子计算从理论走向实用化的关键跨越。
研究团队由谷歌量子AI核心成员主导,联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达特茅斯学院等顶尖机构,并得到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谷歌量子AI实验室硬件首席科学家Michel Devoret的直接参与。作为2023年新晋诺奖得主,Devoret的加入为项目注入了理论物理与工程实践的双重优势。
此次突破引发全球科技界高度关注。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在谷歌CEO Sundar Pichai的推文下公开祝贺,称“量子计算正从实验室走向现实应用”。资本市场迅速反应,中美量子概念股集体上扬,显示行业对技术商业化前景的强烈信心。
量子优势的核心在于解决特定问题时超越经典计算机的能力。中国“九章”光量子计算机与“祖冲之二号”超导量子计算机此前已分别通过光子和超导路线实现该目标。祖冲之号总设计师朱晓波曾指出:“未突破量子优势前,所有计算均可被经典计算机模拟,无法提供真正算力。”
谷歌作为“量子优越性”概念的提出者,2019年曾通过“悬铃木”量子计算机首次完成验证。此次Willow芯片搭载105个量子比特,其纠错能力令马斯克去年底即感叹“超出预期”。新算法通过动态误差抑制技术,在随机电路采样任务中展现出指数级加速,为化学模拟、优化问题等实际应用铺平道路。
学术界普遍认为,该成果将推动量子计算从“证明可行性”转向“解决实际问题”的新阶段。随着谷歌、中国科研团队及IBM等企业的持续竞争,量子技术商业化进程可能比预期更快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