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隆·马斯克近期对维基百科发起多轮公开批评,并推出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在线百科项目GrokiPedia,引发两大知识平台的隔空交锋。面对科技巨头的挑战,维基百科在最新募捐公告中以独特方式作出回应,强调其非营利属性与人类主导的运营模式。
在向美国用户发起的募捐活动中,维基百科特别指出:"本平台由全球志愿者共同维护,不受任何资本意志干预。作为非营利机构,我们既不属于科技巨头,也不依附于任何个人财富。"这段表述被外界解读为对马斯克净资产达5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5万亿元)的间接回应。该平台强调其成立近25年来始终保持中立性,所有内容均由人类编辑团队把关,拒绝机器生成内容的潜在偏见。
两大平台的运营模式形成鲜明对比。维基百科依靠全球数百万志愿者进行内容创作与更新,而马斯克旗下xAI公司开发的GrokiPedia则完全基于Grok大语言模型。该AI系统可自动生成和修改百科条目,目前宣称已收录88.5万篇文章。马斯克上月通过社交平台X预告该项目时宣称,这将是"理解宇宙的重要里程碑",并断言其性能将"全面超越传统百科"。
本周一上线的GrokiPedia 0.1版本引发知识界热议。该项目负责人表示,AI驱动的编辑系统能实现实时内容更新,解决传统百科时效性不足的问题。但批评者指出,机器生成内容可能存在事实核查漏洞,且缺乏人类编辑的深度思考。维基百科则借此机会重申其价值观:"我们或许不够完美,但绝不会刻意引导任何观点。"
这场知识平台的竞争折射出科技界对信息生产模式的深层思考。当AI开始涉足内容创作领域,人类编辑的价值与机器生成的效率成为争论焦点。维基百科的募捐公告获得大量支持,许多用户表示愿意为"人类主导的知识共同体"贡献力量,而马斯克的AI百科则吸引着追求技术创新的群体。两种模式的对决,或将重新定义数字时代的知识传播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