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太阳能热储技术突破:破解发电“靠天吃饭”难题,清洁电力稳定输出

时间:2025-10-31 04:34:33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始终面临一个关键挑战:当阳光不足或夜晚降临,发电效率会显著下降。而热能存储技术的突破,为太阳能发电提供了可靠的“续航”方案,使其能够像传统能源一样灵活调度。

聚光太阳能(CSP)系统的核心原理是通过反射装置将太阳光聚焦到接收器,转化为热能后,既可直接发电,也可存储备用。这种“可调度”特性让清洁能源首次具备了与传统能源竞争的稳定性。自1985年以来,CSP领域已验证并应用了三种成熟的热能存储技术,每种技术均针对不同场景优化。

第一种是双罐直接系统,其设计以“简洁高效”为特点。该系统使用同一种流体完成热能收集与存储:低温流体从低温罐流入集热器,被加热后注入高温罐储存;发电时,高温流体通过热交换器产生蒸汽驱动设备,降温后的流体返回低温罐形成循环。美国早期的抛物线槽式发电厂(如Solar Electric Generating Station I)和加州太阳能二号发电塔均采用此技术,前者使用矿物油作为传热介质,后者则选用熔盐。

第二种是双罐间接系统,其核心优势在于“灵活适配”。该系统通过分离传热流体与储存流体,解决了高成本或不适合长期储存的传热介质问题。高温传热流体先通过换热器将热量传递给储存流体(如熔盐),降温后返回集热器;发电时,储存流体再通过热交换器产生蒸汽。尽管增加换热器提升了成本,但西班牙多家槽式太阳能电厂和美国部分规划项目均采用此方案,以有机油与熔盐的组合实现高效运行。

第三种是单罐温跃层系统,其创新点在于“空间优化”。该系统仅需一个罐体,内部填充固体介质(如硅砂),通过温度梯度层(温跃层)分隔高温与低温区域。储存热能时,高温流体从罐顶注入,低温流体从底部流出,温跃层逐渐下移;发电时,流体流向反转,温跃层上移释放热能。浮力效应使热分层更稳定,成本较双罐系统显著降低。早期的Solar One电塔曾演示此技术,以蒸汽和矿物油为介质验证其可行性。

随着热能存储技术的持续升级,太阳能发电正逐步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限。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清洁能源的可靠性,更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关键支撑。

更多热门内容
京东物流豪掷五年规划:410万台智能设备助力全链路物流效率升级
近日,京东物流正式对外宣布一项重磅战略规划:未来五年内,将累计采购300万台机器人、100万台无人车及10万架无人机,所有设备将全面覆盖仓储、分拣、运输、配送等物流供应链全链路场景,通过技术迭代进一步巩固其…

2025-10-31

连锁店老板必看!实测4款多商户多门店系统,哪款更适合你?
它的基础管理功能也没问题,多门店能改库存,多商户能入驻,但有个小缺点——跨店数据同步有点慢,比如我在后台改了A店的汉堡价格,B店要等10多分钟才显示更新后的价格,有次顾客在B店看到旧价格下单,结果付不了钱,…

202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