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龙岗的全球首家机器人6S店门前,一场融合传统与科技的中秋庆典吸引了众多目光。身着中式红色裙装的机器人以铿锵有力的锣鼓节奏开场,另一台机器人则用灵巧的手指弹奏出悠扬的钢琴曲,音符在空气中回荡。这场别具一格的表演不仅展现了机器人的技术实力,也为参展企业带来了可观的订单,成为传统节日与现代科技交融的生动范例。
机器人演出热潮正推动租赁市场持续升温。据某机器人租赁平台负责人透露,国庆中秋档期的机器人和机器狗设备早在8月便被预订一空,日均咨询量较平时增长近一倍,平均每天有近百条租赁需求。尽管当前市场热度较春节期间有所回落,但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租赁市场正迈向更稳健的增长轨道。以龙岗6S店为例,其推出的“机器人一日租”服务最低仅需1000元,国庆期间客流量持续高位运行。
灵心巧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苏洋表示,公司自研的机器人参与了“人机中秋节”的锣鼓表演和钢琴演奏,并负责了机器人群体的实时遥操作。他介绍,公司主要提供核心零部件和手部算法,其他厂商会将灵巧手集成到自身产品中。“目前我们是全球唯一能实现灵巧手四手联弹的公司,这项技术已在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和外滩大会上展示。”苏洋强调,机器人持续快速弹琴对灵巧手和算法的要求极高。
国庆中秋期间,机器人演出活动在全国多地遍地开花。成都交子大道的“机器人舞动国庆”活动、济南起步区机器狗的舞狮表演、南京汤山紫清湖的机器人舞蹈,均成为当地文旅消费的新亮点。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公众对机器人的认知,也为租赁市场培育了潜在需求。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指出,机器人表演通过多样化场景展示,正推动相关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大众生活。
然而,机器人租赁市场的热度已从初期的狂热转向理性发展。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武泽伟分析,短期来看,机器人商演凭借新颖性成为品牌活动和景区引流的有效工具,但单纯依赖表演的商业模式正面临同质化竞争和价格下滑的压力。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机器人租赁价格波动剧烈,部分产品从最火爆时的每日2万元降至目前的6000元。武泽伟认为,市场初期因过热投资和盲目跟风导致供给过剩,部分企业因此陷入困境。
长远来看,机器人租赁市场的可持续增长依赖于应用场景的深化与拓展。武泽伟建议,行业应从节庆表演、景区互动向工业巡检、医疗辅助、教育陪伴等更具实用价值的领域渗透。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优化,机器人租赁市场将逐步告别初期狂热,转而依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稳定的服务输出,实现规模化与成熟化发展。机械星球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企业需从单一租赁转向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以优化商业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