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2025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量子力学从理论奇观迈向技术新篇

时间:2025-10-10 07:49:36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归属,将三位科学家的名字载入史册——约翰·克拉克、米歇尔·H·德沃雷特与约翰·M·马丁尼斯。他们因“揭示电路中宏观量子隧穿与能量量子化现象”共同摘得桂冠,这一成果不仅颠覆了传统认知,更将量子力学从微观理论推向了可工程化的现实。

长久以来,量子力学被视为微观世界的专属领域。在原子尺度下,电子与光子遵循着反直觉的规则:粒子可同时处于多重状态,能“穿透”看似不可逾越的势垒,能量以离散形式存在。这些现象虽经实验验证,却始终与宏观世界隔绝,如同数学抽象的“幽灵”,难以被直接感知或应用。然而,三位获奖者的研究打破了这一壁垒。

通过超导电路的精密实验,他们证明量子行为并非微观粒子的“专利”。当电路尺寸扩大至可触碰的宏观尺度时,竟展现出与单个粒子相同的量子特性——系统能够从一种状态“隧穿”至另一种状态,能量依然保持量子化特征。这一发现彻底改变了科学界对量子效应适用范围的认知,为量子技术的工程化铺平了道路。

诺贝尔委员会特别强调,该成果“为下一代量子技术奠定了基础,涵盖量子密码学、量子计算与量子传感器等领域”。三位科学家在理论与工程之间架起桥梁,使量子计算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如今,量子计算机虽仍处于实验阶段,但其能力正快速提升,而这一切均依赖于获奖者所确立的宏观量子系统操控原理。

这一奖项的颁发,也折射出诺贝尔物理学奖本身的转型。根据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该奖项旨在表彰“为人类带来最大利益”的发现。过去,物理学奖多聚焦于基础理论突破,如夸克、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希格斯玻色子等,其技术应用往往需数十年甚至更久才能显现。然而近年来,奖项逐渐转向基础物理与变革性技术的交叉领域。

去年,约翰·霍普菲尔德与杰弗里·辛顿因人工神经网络的基础研究获奖,便已预示这一趋势。今年,三位科学家未发现新的基本粒子或力,却展示了如何将已知量子原理应用于未来工程系统。这种转变反映了物理学与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基础研究日益受技术可能性驱动,而技术突破也常源于理论洞察。

2025年恰逢国际量子科学与技术年,标志着量子力学诞生已逾百年。如今,该领域正站在关键转折点:量子计算机开始解决传统计算机无法处理的问题,量子传感器实现前所未有的测量精度,量子密码学提供理论上不可破解的安全性。这些进展均源于三位科学家的研究——他们证明量子行为可通过工程设计实现,而非仅限于观察。

量子模拟技术或加速新药研发,金融建模可融入传统计算机无法执行的量子算法,材料科学也可能因此变革。尽管量子技术的未来轮廓尚不清晰,但其根基已由三位科学家奠定。随着量子技术持续突破,这一奖项或将被视为科学革命向技术革命演变的里程碑。

更多热门内容
南宁AI搜索运营优选星衡网络科技:精准策略+先进技术+优质服务
在为客户服务时,会根据企业的行业特点、目标受众和市场定位,制定出精准的AI搜索运营策略。专业的服务不仅体现在技术和策略上,还包括优质的客户服务。 在南宁的AI搜索运营领域,广西星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其精准…

2025-10-10

黄金周海淀上演城市派对:数字沙盘互动、全机器人市集共绘活力未来
从沉浸式了解城市更新的“海淀答卷”,到体验未来科技的机器人市集,再到感受历史与现代碰撞的园区音乐会……这个“十一”黄金周,海淀区通过一场精心策划的城市嘉年华,不仅向市民递出了一份关于城市更新的亮眼“成绩单”…

2025-10-10

云深处科技DR02来袭:全球首款全天候人形机器人,解锁多行业智能作业新场景
结合-20℃~55℃的宽温运行范围,DR02人形机器人可无缝衔接干燥工厂与户外雨天、低温冷库与高温车间,真正实现“全天候、全时域、全场景”连续作业,适用于安防巡逻、工厂作业等需在户外多变环境中执行任务的行业…

202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