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在HBM3E领域取得关键突破,其开发的12层堆叠HBM3E内存模块已通过英伟达严格的质量检测。这款产品历时一年半研发,于去年2月完成技术攻关,核心突破在于解决了高密度堆叠带来的散热难题。技术团队通过优化基于1αnm(第四代10nm级)工艺的DRAM芯片设计,显著提升了产品稳定性,该改进方案自去年5月启动后成效显著。
据行业媒体Wccftech披露,英伟达已向三星下达12层堆叠HBM3E的批量订单,该内存将应用于搭载Blackwell Ultra GB300芯片的机架级计算解决方案。对三星而言,跻身英伟达HBM3E供应链具有战略意义,这不仅是重返主流HBM市场的关键一步,更关乎其在DRAM领域重新确立技术领导地位。市场传闻三星同时计划采购5万颗英伟达AI芯片,但双方均未证实具体交易条款。
尽管取得阶段性进展,三星仍面临严峻挑战。随着HBM4技术标准进入商用倒计时,主要竞争对手SK海力士已建立先发优势,预计在初期供应中继续保持最大供应商地位。行业分析师指出,HBM4的代际转换将重塑市场竞争格局,技术迭代速度与产能爬坡能力将成为决定份额的关键因素。
三星的技术储备为其保留了竞争筹码。该公司早在2024年即启动基础晶圆制造工艺升级,采用4nm制程打造的内存控制器预计可实现10Gb/s的传输速率,超越JEDEC标准产品的性能参数。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垂直整合优势——三星拥有自主逻辑芯片生产线,无需依赖台积电等第三方代工,这种模式使其在成本结构上具备显著弹性。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全产业链布局或将帮助三星在HBM4时代构建差异化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