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新能源女二代临危受命:行业寒冬中以老底为基、转赛道突围求生

时间:2025-10-11 21:28:48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新能源行业的二代接班人们,正站在父辈光环与行业寒冬的双重风口上。当锂价暴跌、光伏产能过剩成为常态,这些年轻的管理者不得不面对比父辈创业时更复杂的挑战。天齐锂业、通威股份、天合光能三家企业的女二代,用各自的方式诠释着“守业”的艰难与智慧。

2024年,蒋安琪从父亲蒋卫平手中接过天齐锂业董事长职位时,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公司当年亏损近80亿元,营收同比下滑六成。但这位“锂二代”并未急于扩张,而是盘活父辈留下的海外资产:通过缩短泰利森锂精矿定价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利用智利SQM股权投资收益填补亏损。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同比激增101.62%,实现扭亏为盈。更值得关注的是,她通过子公司入股北京卫蓝新能源,布局固态电池领域,展现出对技术趋势的敏锐把握。

通威股份的刘舒琪面临的是另一种困境。2023年接班时,公司尚处于光伏行业巅峰,营收达1391亿元。但次年便遭遇70.39亿元巨额亏损,2025年上半年继续亏损49.5亿元。在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背景下,她果断叫停160亿元定增计划和50亿元收购方案,转而强化多晶硅、电池片的核心优势。公司研发投入不设上限,同时储备400亿元应急资金,并将海外收入占比目标提升至50%。这种“收缩战线、修炼内功”的策略,在行业盲目扩张期显得尤为清醒。

天合光能的高海纯则上演了一场“战略大调头”。2025年初担任联席董事长后,面对公司上半年29.17亿元亏损和76.78%的资产负债率,她没有选择短期止血,而是重新配置资源:保留光伏业务核心团队,将60%的储能产能投向欧美、拉美市场。这种“舍存量、抓增量”的决策,帮助公司快速获得海外订单,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战略定力。

与父辈创业时的“拓荒时代”相比,二代们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的行业环境。蒋卫平们当年凭借胆识在锂资源空白期建立优势,而如今的市场早已从“缺锂”变为“锂过剩”;刘汉元们打造的产能规模,在当下反而成为沉重的包袱。父辈从0到1搭建框架,二代则需从1到N填充内容,这要求他们具备更精细的成本控制能力和更前瞻的技术判断力。

这些女二代的独特价值在于,她们既是家族企业的继承者,更是行业转型的推动者。蒋安琪将海外矿产转化为抗周期的成本优势,刘舒琪把传统产能基础转化为研发底气,高海纯则通过战略调整为公司开辟新赛道。她们证明,二代接班并非简单的权力交接,而是需要以全新视角重构父辈留下的资源,在行业理性发展阶段找到生存之道。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