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OpenAI推出新一代AI视频模型Sora2时,科技圈掀起了一场关于内容生产革命的讨论。这款被外界称为“视频生成领域ChatGPT时刻”的工具,不仅以10秒出片的速度和接近专业电影级的物理逻辑呈现震撼行业,更通过与社交、电商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传统商业模式。
东莞证券在研报中指出,Sora2与配套社交应用的结合,标志着AI视频生成进入生态重构阶段。其核心突破在于将视频生成从单一技术工具升级为跨行业的基础设施——影视制作、社交互动、电商营销等领域的底层逻辑均因AI的介入发生根本性变化。
Sora App上线后迅速登顶苹果美国应用商店免费榜,两天内下载量突破16.4万次。其爆红背后是两大颠覆性功能:基于世界模拟模型的“客串”功能允许用户将自身或他人形象植入任意虚拟场景,从古罗马斗兽场到赛博朋克都市;而“二次创作”机制则通过Remix按钮,让用户能以极低门槛参与热门视频的再创作,例如将个人照片融入钢铁侠与蜘蛛侠的互动场景。
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的个人肖像权开放策略成为重要推手。海外社交平台上,其被“植入”偷GPU、与李小龙对战等虚构场景的视频广泛传播,国内小红书博主甚至让其参与直播带货,一句“321上链接”毫无违和感。这种娱乐化传播极大降低了公众对AI技术的认知门槛。
电商领域成为Sora2商业化的前沿阵地。OpenAI构建的“内容平台-支付渠道-电商平台”闭环正在形成:通过Agentic Commerce Protocol协议,Sora生成的商品视频可直接链接至Shopify等平台,配合新推出的“Instant Checkout”即时结账功能,实现从内容种草到支付完成的全链路覆盖。这种模式将传统电商的“人货场”逻辑推向新维度——商家无需专业团队即可生成高质量买家秀,广告制作成本较传统方式下降超90%。
述信科技CEO彭圣才观察到,AI工具正在催生新型商业模式。依托中国供应链优势,部分“一人公司”通过AI完成营销、投流、客服全流程,将产品快速推向海外市场。这种变革倒逼品牌方从“渠道为王”转向“品牌为王”——当消费者通过AI指令匹配商品时,渠道价值被稀释,品牌认知成为核心竞争力。MCP协议(模型上下文协议)的普及,使得AI能精准调用商品数据,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趋势。
在内容生产端,AI短剧的崛起印证了技术对行业的颠覆。TVB推出的全AI短剧《在我心中,你是独一无二》中,从编剧到后期全流程由AI完成,制作周期从2-3个月压缩至10-15天,单集成本下降90%。Sora2支持的25秒4K视频生成、多语言同步翻译等功能,配合AI在运营端的精准投放能力,正在重构短剧行业的成本结构。
社交领域的变化同样显著。Sora App的滑动交互模式被称作“AI版抖音”,其“浏览-激发-创作-分享”的闭环形成用户数据飞轮——每次创作都为平台贡献新素材,推动内容自然生长。这种强互动性使得用户停留时长显著增加,社交属性超越传统短视频平台。
广告行业虽未遭受根本性冲击,但效率革命已现端倪。彭圣才分析,AI工具主要影响视频制作环节(占广告产业链不足1%),但能将生产效率提升百倍。在采购价不变的情况下,早期掌握AI技术的从业者可获得超额收益。不过他预测,这种红利窗口期仅约半年,随着供给增加,行业将进入“卷量”阶段。
Sora2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商业模式创新。OpenAI推出的“IP分成”机制试图破解AI时代的版权困局:版权方可设定IP使用规则,并通过收益分成模式从用户创作中获利。这一设计与YouTube的版权共享系统异曲同工——后者通过广告收入分成机制,成功覆盖全球51%的互联网用户。若Sora2的设想落地,将形成连接IP方、创作者与消费者的百亿美元数字经济生态。
技术普及带来的现实挑战同样突出。当AI生成内容达到“以假乱真”程度时,虚拟与现实的界限日益模糊。市场调研显示,2023年全球虚拟主播市场规模已达10.83亿美元,消费者逐渐不再刻意区分主播真伪,而是更关注内容氛围与品牌信任度。这种认知转变,正在重塑内容消费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