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潘建伟追忆杨振宁:从学术指引到人生启迪,精神永励后人前行

时间:2025-10-20 01:37:08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中国科学界近日沉浸在深切的哀思中,理论物理学泰斗杨振宁先生与世长辞的消息传来,举国为之动容。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杨先生在粒子物理、量子场论等领域作出开创性贡献,更以赤子之心推动中国科学事业发展,其精神遗产成为激励后辈攀登科学高峰的永恒灯塔。

1992年盛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庆祝杨先生七十华诞举办学术盛会,彼时刚完成本科学业的潘建伟在会场后排聆听大师教诲。谢希德、葛庭燧等学界巨擘以胶片投影讲述前沿理论,杨先生那句"今日听闻或许懵懂,他日必成滋养心灵的甘露"的箴言,在年轻学子心中播下科学火种。三年后南开大学的理论物理研讨会上,杨先生对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前瞻性判断,让这位青年研究者首次接触到改变命运的科学概念。

2001年中国科大实验室初创时期,潘建伟始终铭记杨先生对超冷原子的战略判断。2004年团队实现五光子纠缠的突破性进展后,经朱邦芬教授引荐,青年科学家与杨先生展开长达半日的深度对话。在"归根居"匾额映照的客厅里,八旬老者对量子信息领域展现出的孩童般热忱,让后辈深切感受到科学大师的永恒探索精神。临别时获赠的《杨振宁文集》与归国建言,成为指引科研航向的北斗。

2008年归国后,潘建伟团队在超冷原子领域展开攻坚。2009年杨先生接受专访时指出"冷原子研究正当红"的论断,为当时基础薄弱的国内研究注入强心剂。历经八年磨砺,团队于2016年实现中性原子二维自旋轨道耦合合成,2017年验证汤川-拉亭杰液体理论,相关成果14次登上《自然》《科学》期刊。这些突破直接受益于杨先生早期建立的量子可积系统模型,形成理论与实践的完美闭环。

在学术指引之外,杨先生更以长者智慧化解科研困境。当潘建伟与海外导师的合作出现裂痕时,杨先生亲自斡旋促成清华会谈,为"墨子号"量子卫星的洲际通信突破奠定基础。作为中国科大国际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他设立"杨振宁学者"项目,以学术声望搭建国际合作桥梁。2019年"墨子号"载荷捐赠仪式上,老人忆及1945年赴美途中初尝冰淇淋的往事,动情展望"中国天亮"的美好图景,激励团队将新一代量子卫星命名为"晨曦号"。

这位科学巨匠始终将家国情怀融入科研追求。从改变"中国人不如外国人"的民族认知,到培养姚期智、段路明等学术中坚,杨先生用毕生精力构筑中国科学的脊梁。客厅中"归根居"的题字,实验室里对年轻学者的耳提面命,国际舞台上为中国科学发声的身影,共同铸就了科学报国的精神丰碑。如今斯人已逝,但其点燃的科学火种,正在新一代研究者手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更多热门内容
Agentic AI时代:借亚马逊云科技之势,重塑组织、商业与出海新路径
所以我觉得是,充分地去leverage像亚马逊云科技能够提供的系统能力,拥抱AI-DLC,这是在AI时代你要做成功的创业或者业务转型,必须要有的一个因素。 张鹏:回到朱总这边,最近您也聊得比较多——中国创业者…

2025-10-20

IROS 2025“桃源”机器人挑战赛收官 全球顶尖团队竞逐具身智能前沿
中新网杭州10月19日电 (钱晨菲 吴怡欣)10月19日,IROS 2025“桃源”与真实世界机器人学习挑战赛(简称“IROS 2025‘桃源’机器人挑战赛”)线下总决赛在杭州钱塘智慧城的杭州智能机器人产业园…

2025-10-19

2025中国VR50强名单揭晓 七成企业含“新”量高 区域生态集聚初现
近年来,“中国VR50强企业”含“新”量逐年提高,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入选企业数量由2023年的4家提升至2025年的38家,占企业总数的76%。 从“中国VR50强企业”…

2025-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