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办的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四维图新科技首席执行官程鹏向媒体透露,自动驾驶技术将在三至五年内迎来重大突破,无驾驶座车型有望进入量产阶段。这类车辆将彻底取消方向盘和刹车踏板,转而依赖AI系统完成所有驾驶操作。程鹏指出,尽管全面普及仍需时日,但在网约车、物流运输等特定场景中,这类车型将率先投入使用。
程鹏进一步解释,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传感器、算力芯片和算法的协同发展。他以人脑算力为参照,指出当前英伟达芯片的算力已达到1000至2000TOPS,而人脑算力约为5000TOPS。按照技术发展速度,未来五年内芯片算力有望超越人脑,但功耗问题仍需解决。他强调,自动驾驶系统的规模化应用不仅取决于技术成熟度,更取决于能耗、成本和效率是否达到经济性临界点。
在驾驶行为变革方面,程鹏认为考取驾照的意义将逐渐减弱。由于驾驶本质上是重复性劳动,AI系统能够更高效、安全地完成这类任务。不过,他同时提到,高精度地图在自动驾驶中的具体角色尚未明确,可能需要通过技术迭代进一步确定。
四维图新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今年八月,该公司宣布基于地平线征程®6B芯片研发的下一代辅助驾驶系统完成底层平台开发,并进入客户联合研发阶段。该系统计划于2026年第二季度实现量产,其20TOPS算力可支持多项高级功能。
具体功能包括:增强型行车辅助系统,覆盖车道保持、碰撞预警、侧后方监测、车速调节等20余种高频场景;行泊一体泊车辅助,支持常规车位、狭窄车位、机械车位等多种复杂场景的自动泊入,泊入精度和路线规划更接近人类驾驶习惯;高速领航辅助功能,提供主线导航、智能变道、匝道进出等性价比极高的解决方案。
该系统还支持驾驶员状态监测和行车数据实时回传功能,通过车云协同构建安全数据闭环。这些技术突破不仅为无驾驶座车型的量产奠定基础,也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更可行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