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我国自主研发的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朱雀三号,近日迈入首飞前的关键准备阶段。该火箭专为大型星座组网任务设计,具备大运力、低成本的核心优势,已完成加注合练及静态点火试验,为今年正式实施入轨发射及一级回收任务奠定基础。
作为新一代运载工具,朱雀三号突破了传统火箭单次使用的局限。其核心技术在于执行轨道发射任务后,可通过自主导航高精度返回预定回收场,实现垂直软着陆并重复使用。这一特性大幅降低了单次发射成本,尤其适用于高频次、大规模的卫星组网需求。
技术团队针对可重复使用需求,优化了火箭整体结构与动力系统。通过采用轻量化复合材料与高效推进剂,在保证运载能力的同时减轻了箭体自重。静态点火试验中,发动机在模拟真实飞行条件下稳定工作,验证了多级启停与推力调节的可靠性。
加注合练环节模拟了从燃料加注到发射全流程,重点检验了地面支持设备与箭载系统的协同性。测试数据显示,液氧甲烷推进剂的加注速率、温度控制等参数均达到设计标准,为后续实战发射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
目前,研发团队正对火箭各系统进行最终状态确认,同步开展发射场设施联调。一级回收着陆装置的缓冲机构、导航制导算法等关键技术已完成多轮地面验证,确保火箭返回时能精准控制姿态与速度。
这款火箭的研制标志着我国在商业航天领域的技术跨越。其可重复使用特性与大运力优势的结合,将为低轨互联网星座建设、深空探测等国家重大工程提供更具性价比的发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