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十年磨剑求生路:一家智驾“非著名”企业如何以差异化突围行业大考

时间:2025-10-21 06:55:01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在智能驾驶行业激烈竞争的浪潮中,易航智能凭借独特的“联合开发、共生合作”模式,逐渐走出一条差异化发展之路。这家成立于十年前的企业,在经历了行业低谷与高峰后,正以务实的技术路线和创新的商业模式,重新定义自身在产业链中的角色。

易航智能的转型始于与理想汽车的合作。当时,团队发现Mobileye的“黑盒”方案存在技术提升瓶颈,遂决定启动全栈自研。这一决策不仅推动了技术突破,更成为其后续与雷诺、上汽等国际车企合作的基石。在与雷诺的合作中,易航智能针对AEB功能展开深度研发,突破了国内企业普遍回避的转弯场景技术难题。通过多轮路测验证,其方案最终获得ENCAP主动安全五星认证,并在欧洲市场实现量产。

面对高速NOA领域的竞争,易航智能展现了独特的量产优势。在与上汽集团的合作中,公司凭借对量产流程的精准把控,在同期竞争中率先实现技术落地。创始人陈禹行坦言:“当时我们体量小、资源有限,但正因为专注量产环节,避免了技术路线上的弯路。”这种务实风格使其在行业洗牌中站稳脚跟。

当前智能驾驶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2024年以来,禾多科技资金链断裂、纵目科技上市受阻、毫末智行上市计划生变等事件,折射出行业生存压力。据元戎启行CEO周光预测,到2027年第三方智驾企业将仅存两至五家。在此背景下,易航智能提出“预研一代、开发一代、量产一代”的三阶段战略,通过与车企共建技术能力,形成深度绑定关系。

陈禹行将这种模式的核心优势归纳为四点:全栈技术兜底能力、行业领先的技术迭代速度、联合开发的知识转移机制,以及持续的技术领导力。他特别强调,车企需要的不仅是当下可用的技术,更是能引领未来发展的长期伙伴。“每个技术迭代周期都会淘汰一批企业,供应商必须证明自己能陪伴车企穿越周期。”

在技术路线选择上,易航智能坚持“先落地再发声”的原则。其下一代端到端城市NOA方案,正是这种务实风格的体现。不同于部分企业“先宣传后开发”的策略,易航智能选择在技术成熟后再推向市场,确保产品能真正解决用户痛点。

对比行业内的其他模式,陈禹行认为“联合开发”更能满足车企的差异化需求。他指出,头部供应商方案同质化严重,而车企迫切需要具有独特性的技术方案。易航智能通过与车企共同梳理功能需求,实现了技术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这种模式既避免了“抱大腿”式依赖,也区别于华为的“高举高打”策略,形成了独特的生存空间。

当前,易航智能已与多家新车企启动联合开发项目。陈禹行观察到,行业对智能驾驶供应商的价值认知正在回归理性:“过去车企高估了供应商价值,后来又走向自研极端,现在逐渐找到平衡点。”这种市场环境的成熟,为易航智能的商业模式提供了更广阔的施展空间。

在技术迭代加速的当下,易航智能的案例揭示了一个重要趋势:只有同时具备技术深度与量产能力,能在车企研发体系中扮演赋能者角色的企业,才能在这场行业“大逃杀”中存活。正如陈禹行所言:“真正的价值创造,在于帮助客户建立可持续的技术竞争力。”

更多热门内容
今晚七点!iQOO 15携骁龙8至尊版等重磅升级登场,性能体验再进阶
将在今晚七点正式发布的iQOO 15除了首批更新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以外,更迎来了屏幕、独显芯片、续航、散热等重大升级,下面的爆料汇总值得一看。据悉,它还将在散热、视听触等方面全方位优化,通过搭载全新升级…

2025-10-21

艾络科技智慧园区物联网关:破传统难题,为园区数智化转型添动力
艾络科技高性能物联网关设备内置边缘计算芯片,可在本地对设备运行数据、环境数据进行实时分析。该分析引擎能够对物联网关长期积累的历史数据进行深层挖掘,并实现趋势预测、异常溯源、优化建议等智能化功能,为园区管理提供…

2025-10-21

iPhone 17系列销售火热,中国市场偏好不同,苹果将推eSIM快速转换功能
国内开通 iPhone Air 的 eSIM 功能需前往线下营业厅办理,但这一流程似乎并未影响消费者对这款超薄设计新机型的热情。国行iPhone Air 用户在首次线下开通 eSIM 后,未来更换设备时可直…

2025-10-21

移动20元流量福星卡深度测评:用户口碑、性价比与避坑指南全解析
如果你每月流量需求在20GB左右,且希望费用控制在较低水平,这张卡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有数据显示,用户更青睐月租在20-30元、流量在30-50GB之间的套餐,认为这是“甜点区间”,既能满足需求,又不会造成…

2025-10-21

从手机到汽车:雷军以供应链为笔,绘就中国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新蓝图
你有没有发现,这两年国家层面对雷军的态度变了?它的核心能力,不在于做出便宜又好用的手机,而在于把供应链这件事玩到了极致。 我在想,也许国家看好雷军,不只是看他一个企业家的个人能力,而是看他能不能让制造业的每一…

2025-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