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最新发布的财务报告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8.48亿元,较去年同期微降0.91%。尽管营业收入略有下滑,但净利润表现亮眼,达到77.56亿元,同比增长3.60%。公司方面表示,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非经营性项目的积极贡献。从用户规模来看,前三季度移动用户净增1267万户,有线宽带用户净增305万户,显示出业务发展的持续动力。
在整体经营方面,中国电信保持了稳健态势。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942.70亿元,同比增长0.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7.73亿元,同比增长5.03%。不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0.37%,反映出公司在资金周转方面面临一定压力。
战略新兴业务成为中国电信增长的重要引擎。公司正全面推进"云改数转智惠"战略升级,加快向服务型、科技型、安全型企业转型。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IDC业务收入达275亿元,同比增长9.1%;安全业务收入126亿元,同比增长12.4%。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与人工智能和数字化应用深度融合的业务表现突出,"智能收入"同比激增62.3%,视联网收入增长34.2%,量子业务收入更是实现134.6%的翻倍增长。
为支撑新兴业务发展,中国电信构建了以"息壤"平台为核心的智能云服务体系,形成"算力+平台+数据+模型+应用"的一体化架构。这一创新不仅推动了自身业务的智能化升级,也为产业数字化市场开辟了新的竞争空间。公司通过整合算力资源、优化平台功能、深化数据应用,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占据了有利位置。
与传统业务的稳健发展相比,中国电信的基础业务面临更大挑战。截至9月30日,公司移动用户总数达4.37亿户,5G网络用户渗透率提升至66.9%。但用户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前三季度移动用户净增1267万户,低于去年同期的1490万户;有线宽带用户净增305万户,也较去年同期的610万户明显减少。不过,手机上网DOU(户均月流量)同比增长11.4%至22.3GB,千兆宽带用户渗透率达到31.0%,显示出用户使用质量的提升。
在成本控制方面,中国电信展现出较强的管理能力。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成本为2748亿元,同比仅增长0.1%;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4%,费用结构持续优化。与此同时,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91亿元,同比增长4.4%。研发资金主要投向网络、云及云网融合、人工智能、量子安全等关键技术领域,为新兴业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