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公告,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对《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的修改建议。这一举措旨在完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的安全标准体系,为全国范围内的充电桩建设提供技术规范支持。
根据征求意见稿的编制说明,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自行车生产与消费国,目前社会保有量已达3.8亿辆。这种交通工具凭借其便捷性,成为民众短途出行的主要选择。然而,随着电动自行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充电设施不足、违规停放充电等问题日益突出,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
当前,电动自行车整车、充电器及锂电池领域均已出台强制性国家标准,但充电桩环节仍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这种标准缺失导致各地在建设充电设施时缺乏依据,市场上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制定充电桩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将通过明确技术门槛,规范企业生产销售行为,推动劣质产品退出市场,从源头上减少安全隐患。
征求意见稿对充电桩的安全保护功能提出了详细要求,包括短路保护、过流保护、过压保护、欠压保护、空载保护、充满自动断开、最长充电时间限制以及超温保护等,并配套了具体的检测方法。这些规定旨在确保充电桩在各种异常情况下能够及时切断电源,防止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针对直流充电桩,征求意见稿还制定了特殊技术要求,涵盖接口标准、互认协同功能以及极性识别功能,并提供了相应的检测方法。这些规定将有助于提升直流充电桩的兼容性和安全性,促进不同品牌充电桩之间的互联互通。
此次公开征求意见,标志着我国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进入新阶段。通过完善充电桩标准体系,不仅能够解决当前设施不足的问题,还将为未来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技术基础。社会各界可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指定渠道提交修改建议,共同推动这一标准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