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工控“小华为”汇川技术:业绩创新高却增速放缓,机器人储能能成新引擎?

时间:2025-10-26 09:00:52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工业自动化领域龙头企业汇川技术(300124.SZ)近日披露的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6.63亿元,同比增长24.67%,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归母净利润达42.54亿元,同比增长26.84%,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在业绩说明会上,管理层透露公司通过严格费用管控和投资收益增长,实现了利润增速超越营收增速的运营成效。

这家成立于2003年的企业,因创始团队多出自华为而被业界称为"小华为"。董事长朱兴明带领的团队中,现职董事会有6个席位由前华为员工担任。公司业务涵盖通用自动化、新能源汽车、智慧电梯、轨道交通四大板块,其中新能源汽车业务今年前三季度以148亿元营收占比47%,首次超越传统优势的通用自动化业务(131亿元)。

尽管整体营收规模持续扩张,但增速放缓趋势明显。数据显示,公司营收增速从2020-2021年的超55%降至2024年的21.77%,净利润增速更是从2020年的120.62%断崖式下滑至2024年的负增长。毛利率五年间下降超过10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降至29.27%,主要受新能源汽车业务占比提升影响。

在传统工业自动化领域,汇川技术正面临外资品牌的激烈竞争。西门子、ABB、安川等国际巨头虽在高端市场占据优势,但汇川凭借本土化服务、定制方案和价格优势,在伺服系统、变频器等中低端产品市场占据领先地位。2024年财报显示,其通用伺服系统、低压变频器国内市场份额均居首位,工业机器人排名第三。

面对增长压力,公司正加速布局新兴领域。在2025年三季度业绩会上,管理层明确将智能机器人业务作为战略增长点。依托在运动控制领域的技术积累,公司已研发出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样机,包括低压高功率驱动器、无框力矩电机等。工博会上展出的七自由度仿生臂、行星关节执行器等产品,已获得部分客户小批量订单。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29.94亿元,同比增长36%,主要用于人形机器人、软件及智能汽车底盘开发。公司同步推进组织变革,将工业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业务整合,组建"工业智能机器人"部门,相关负责人已基本到位。

储能市场成为另一重要布局方向。今年5月,董事长朱兴明宣布重返该领域,随后与中储科技、Genaspi Energy签署澳洲1.2GW/3.9GWh储能电站合作协议,并与南网能源、星纪云能等建立战略伙伴关系。8月推出的液冷430kW组串式PCS等新产品,标志着技术储备进入新阶段。

但储能行业正经历激烈价格战,锂电储能系统价格三年暴跌八成,全行业普遍亏损。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23日,全国注册的储能相关企业超33万家,其中超5万家处于异常经营状态。汇川技术选择此时重返,看中的是能源结构转型带来的电网调节需求增长,以及全球制造业去中心化趋势下的电力供应机遇。

截至10月24日收盘,公司股价报78.38元/股,跌幅1.10%,总市值约2121亿元。在传统业务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新兴业务的商业化进程将成为影响公司未来估值的关键因素。

更多热门内容
2025西岸国际科技消费嘉年华:AI消费电子新品云集,开启消费新场景
AI眼镜、AI情绪陪伴机器人、AI调香设备、AI健康监测仪……多种新品首发亮相,AI已经从抽象技术变成了具象化的日常工具。 现场工作人员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产品的技术原理是搭载毫米波雷达与自研边缘感知模组…

2025-10-26

智能眼镜赛道“百镜大战”打响:显示创新加速,应用场景分化竞争激烈
10月22日,三星发布了与谷歌、高通共同打造的首款XR头显“GalaxyXR”;10月24日零点,阿里巴巴首款自研的夸克AI眼镜在天猫旗舰店正式开启预售;当晚,雷鸟创新也推出了“雷鸟Air 4系列”智能眼…

2025-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