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地铁APP乘车码页面因“摇一摇”广告引发乘客不满,相关话题迅速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多名乘客反映,在使用该APP扫码乘车时,频繁遭遇弹窗广告干扰,尤其在早晚高峰时段,广告的跳转机制严重影响了过闸效率,甚至被部分乘客戏称为“电子路障”。
据了解,这些广告搭载了“摇一摇”交互功能,乘客在扫码后翻转手机时,极易触发广告跳转。由于地铁乘车场景中手机操作频繁,广告的误触发率较高,导致乘客不得不反复操作才能完成扫码,进一步加剧了高峰时段的拥堵。
针对这一问题,广州地铁方面迅速作出回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收到乘客反馈后,已第一时间关闭了相关广告位,并正与合作方沟通,优化广告交互形式,确保不再对基础功能造成干扰。同时,广州地铁承诺将持续收集乘客意见,进一步优化用户体验,提升服务质量。
“摇一摇”广告的触发机制主要依赖于手机内置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只要设备发生轻微晃动,系统便会自动识别并跳转至广告页面。这种设计虽然增加了广告的曝光率,但也因误触发率高而饱受争议。
事实上,关于“摇一摇”广告的规范问题早已引起关注。今年7月,全国网络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了《网络安全标准实践指南——摇一摇广告触发行为安全要求》,明确建议将触发跳转的门槛设置为:设备加速度不小于15m/s²、转动角度不小于35°、操作时间不少于3秒,或采用等效参数组合,以减少误触发的可能性。这一标准的出台,为规范此类广告提供了技术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