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人工智能主题基金业绩表现亮眼,成为市场焦点。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绩优基金中,C类份额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而A类份额增长相对有限,这一现象引发市场关注。数据显示,在涨幅超过80%的主动权益基金中,C类份额平均增长5.54亿份,远超A类份额0.84亿份的平均增幅。
以永赢科技智选为例,该基金三季度涨幅达99.74%,总份额从7亿份激增至34.66亿份。其中,C类份额贡献了21.6亿份的增量,而A类份额仅增加6亿份。类似情况也出现在中航机遇领航等基金中,其C类份额单季度净申购超过31亿份,而A类份额净申购约5.4亿份。德邦鑫星价值C、信澳业绩驱动C等多只基金的C类份额单季度增长均超过10亿份。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部分A类份额在基金净值大幅上涨的背景下反而遭遇净赎回。财通成长优选、富国创新科技等基金的A类份额三季度赎回量均超过1亿份,而同期C类份额则呈现增长态势。这种“快进快出”的投资特征在C类份额中尤为明显,数据显示,三季度C类份额申购总量超过92亿份,赎回总量超过70亿份。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C类份额的快速增长与投资者行为变化密切相关。华北某公募人士指出,C类份额不收取申购费,持有超过一定期限后赎回费也免除,仅按日计提销售服务费,这种费率结构更适合短期交易需求。随着互联网平台成为基金销售主渠道,年轻投资者占比上升,其“高频、短周期”的投资特点推动了C类份额的扩张。
天相投顾进一步表示,当前市场热点轮动较快,投资者倾向于通过波段操作捕捉机会,C类份额的收费模式恰好契合了这种需求。华南某公募销售人士透露,互联网三方平台更擅长推广C类份额,而银行等线下渠道则更青睐A类份额。三季度市场回暖吸引大量新投资者入市,这些投资者主要通过线上渠道接触基金信息,进一步推动了C类份额的增长。
销售渠道的偏好也是C类份额扩张的重要原因。据介绍,C类份额收取的销售服务费全部归代销渠道所有,这增强了渠道推广C类份额的动力。相比之下,A类份额的申购费主要由基金公司收取,渠道推广积极性相对较低。
面对市场需求变化,多家基金公司近期密集增设C类份额。10月29日,华夏基金宣布为华夏睿磐泰盛混合基金新增C类份额,广发基金、南方基金等公司也陆续披露类似公告。华北某公募人士表示,增设C类份额旨在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通过差异化费率结构提供更精细化的服务,同时适应市场波动加大、行业轮动加快的环境,提升产品竞争力。
天相投顾认为,相比发行新基金,增设C类份额是一种“降本增效”的策略。基金公司可以利用现有产品的知名度和业绩记录,快速响应市场需求,避免新基金发行的高昂成本。这种做法既降低了运营成本,又能更灵活地调整产品结构,以适应市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