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近期访谈中提出,未来五至六年间,人类获取的数字内容将主要由人工智能生成。他预测传统意义上的移动通信设备将发生根本性转变,虽然仍保留无线通信模块,但其核心功能将演变为连接云端与终端的智能交互节点。这种设备将不再依赖独立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而是通过深度集成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与服务器端AI的实时协同,即时生成用户所需的各类视听内容。
在阿里巴巴集团举办的2025云栖大会上,集团CEO吴泳铭表达了相似的前瞻性判断。他指出,自然语言将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核心编程工具,普通用户通过日常对话就能创建个性化智能助手。大模型技术将彻底重构软件生态,未来绝大多数计算应用将由具备自主决策能力的智能体构成,而非传统商业软件。这种变革将降低技术使用门槛,使非专业人士也能开发定制化数字工具。
关于人工智能对就业市场的影响,马斯克分析称,信息处理类岗位正在加速消亡,邮件管理、电话客服等标准化工作已出现明显替代趋势。他预计编程开发、数字内容创作等知识密集型职业将在两年内面临大规模变革,而驾驶、物流等运输行业将在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后发生结构性转变。尽管涉及物理操作的焊接、管道工程、烹饪等职业因实体世界交互的复杂性会延续更长时间,但最终仍将被具备精细操作能力的机器人系统取代。
这场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技术革命正在重塑数字世界的运行规则。从内容生产到人机交互,从软件开发到职业结构,传统认知中的技术边界正在被重新定义。当智能设备褪去应用程序的外壳,当自然语言成为通用开发语言,人类与数字技术的关系将进入全新维度。这种变革不仅关乎技术演进,更预示着整个社会运行方式的深刻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