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伏行业历经多轮周期调整的背景下,一家以逆变器为核心业务的企业持续展现强劲增长动能。根据最新披露的财务数据,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64.02亿元,同比增长32.95%;净利润达118.81亿元,同比增幅56.34%。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营收228.69亿元,净利润41.47亿元,延续了稳健的扩张态势。
光伏产业链可划分为三大环节:上游的硅料与硅片生产,中游的电池片及组件制造,下游则涵盖逆变器与发电系统集成。在行业普遍面临产能过剩压力时,这家企业通过资本运作与产业布局实现突围。近期宣布拟通过发行全球存托凭证登陆德国资本市场,计划募集资金约49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其旗下子公司完成对同业上市公司的收购,成为年内光伏领域首例"A股并购A股"案例。
产业投资方面,该公司设立的专项基金已形成覆盖新能源全产业链的投资版图。据公开信息统计,该基金累计投资项目超20个,2024年新增投资13个,涉及光伏、储能、氢能及半导体等多个战略新兴领域。投资标的包括多家半导体制造企业、氢能技术公司以及储能系统集成商,其中不乏行业头部企业。
相较于其他环节的激烈竞争,逆变器市场呈现差异化发展格局。过去十年间,全球市场主要由两家企业主导,合计占据约50%市场份额。这种相对宽松的竞争环境,为头部企业提供了持续扩张的空间。反观硅料、硅片等环节,2020-2024年累计投资超3.4万亿元,导致严重产能过剩,行业集中度提升后进一步压缩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国际市场动态为这家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2024年下半年以来,三家海外逆变器龙头企业相继出现业绩下滑。其中德国企业SMA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26%,利润降幅达77%,并宣布裁员1100人,占其全球员工总数的20%。这种行业格局变化,为国内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创造了有利条件。
储能业务正成为新的增长极。该企业2019年储能业务营收仅5.4亿元,到2023年已突破178亿元,占比提升至25%。2024年接连斩获重大订单:7月签约全球最大7.8GWh储能项目,11月获得欧洲最大4.4GWh储能合作协议,12月再获东南亚最大1.5GWh供货合同。根据权威机构报告,其储能系统累计装机量与订单量均位居全球首位。
全球储能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2024年下半年,亚非拉地区公告的储能项目规划容量超35GWh,呈现多点开花特征。行业预测显示,未来5-6年储能市场将有4-5倍增长空间,2025年全球新增装机有望达259GWh,2030年进一步攀升至900GWh。以该企业2023年10.5GWh的出货量计算,若2030年达到100GWh规模,储能业务营收有望突破1500亿元。
企业创始人自2021年起连续蝉联地区首富榜单,当前财富值达650亿元。随着储能业务进入收获期,其财富规模可能再创新高。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分析基于上市公司公开披露信息,相关数据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参与者需自行承担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