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刘振飞谈AI发展:向善应成“第一性原理”,守护安全贯穿服务全链路

时间:2025-11-04 21:19:56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在近日举办的《阿里巴巴AI向善行动报告》发布暨研讨会上,阿里巴巴合伙人、高德董事长刘振飞提出,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正重塑公益与科技的互动模式。他指出,当智能体具备感知环境、自主决策与执行能力时,技术已从被动工具进化为主动参与者,这种转变要求将伦理价值深度融入技术底层逻辑。"AI的底层设计必须以守护人类福祉为前提,这应成为技术演进的核心准则。"刘振飞强调。

技术范式的颠覆性转变体现在服务链条的全面渗透。刘振飞解释,传统"技术向善"多聚焦于产品功能优化,而"AI向善"需要构建价值驱动的技术架构。这要求在模型训练阶段植入伦理准则,在交互设计中预置安全边界,使技术系统从诞生之初就具备正向价值导向。"就像为AI植入'道德基因',确保每个决策环节都符合人类根本利益。"他比喻道。

应急管理部中国安科院与高德联合研发的"鹰眼守护"系统,成为该理念的实践范本。该系统通过云端AI实时解析17类驾驶异常行为,在车辆偏离轨道、急加速等危险场景中,可在1公里范围内实现0.3秒级预警,准确率突破92%。数据显示,2025年国庆假期期间,系统累计发出预警17.4亿次,为驾驶员争取到关键避险时间。"从风险识别到干预执行,整个过程完全由AI自主完成,但终极目标始终是保障生命安全。"项目负责人表示。

技术伦理专家指出,当AI开始主导现实世界的关键决策,价值导向的设计已从道德要求转变为技术刚需。刘振飞进一步阐释:"数字智能的价值最终要体现在物理世界的正向影响上,这种影响必须经过严格的价值筛选。"随着自动驾驶、智能医疗等高风险领域的技术落地,构建可信AI体系已成为行业共识。

在研讨环节,多位学者强调,AI伦理建设需要跨学科协作。清华大学人工智能伦理研究中心主任提出:"技术团队需与伦理学家、法律专家共同制定价值框架,确保AI发展既保持创新活力,又坚守人本底线。"这种共识正在推动行业建立更完善的技术评估体系,从算法透明度、数据偏见检测到应急响应机制,形成全链条价值守护网络。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