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太空会师庆新篇:“太空炉子”诞生记,让航天员在轨吃上喷香大餐

时间:2025-11-04 21:54:53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神舟二十一号与神舟二十号乘组在太空实现历史性会师后,六名航天员用一项创新科技设备——热风烘烤机,在空间站内烹制了一顿丰盛的烧烤大餐。这一突破标志着中国空间站首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太空烹饪”,为长期驻留的航天员提供了更丰富的饮食选择。

长期以来,受限于太空环境,航天员的饮食主要依赖预包装的航天食品。尽管这些食品经过特殊设计,能够满足基本营养需求,但缺乏现做食物的口感与温度。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刘伟波指出:“中国人无论身处何地,都习惯吃热饭、现做饭。航天员对改善饮食方式的期待非常强烈,这促使我们挑战在轨烹饪的可行性。”

实现这一目标面临两大核心难题:一是中餐烹饪中常见的煎炒烹炸会产生大量油烟,而空间站作为密闭环境,对空气质量要求极高;二是微重力条件下,食物容易漂浮,难以固定在烹饪设备中。科研团队通过逆向思维,将抽油烟功能集成到烘烤机内部,研发出内建净化系统的热风烘烤机。该设备采用高温催化与多重过滤技术,确保烹饪过程无油烟排放,同时对所有可能接触航天员的部件进行防高温处理,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在解决污染问题后,研发团队进一步优化设备功能。通过添加残渣收集器、加热网与专用烤盘,确保食物在微重力环境下稳定烹饪;同时将加热温度从传统的100℃提升至190℃,使烹饪过程从单纯的物理加热转变为真正的理化反应。刘伟波解释:“190℃的高温能让食物表面焦脆、内部鲜嫩,烤出的蛋糕松软、牛排多汁,完全达到地面餐厅的水平。”

为配合新设备,科研团队设计了包含鸡翅、牛排、玉米与蛋糕的太空菜单。航天员可通过预设程序或手动操作完成烹饪,整个过程仅需几十分钟。刘伟波透露:“现在航天员能在周末、生日或节日时制作丰盛大餐,这极大提升了他们的太空生活品质,也为长期驻留任务提供了更可靠的后勤保障。”

这项突破不仅填补了国际太空烹饪领域的空白,更通过技术创新解决了密闭环境下的饮食难题。从“吃得好”到“吃得香”,中国航天员的太空生活正通过科技力量不断升级。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