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CeMAT观察:物流机器人下半场,以软硬件生态协同开启智能物流新篇

时间:2025-11-05 00:40:52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随着人工智能与机器视觉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中国智慧物流行业正加速向全栈智能感知阶段跃迁。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3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维持在24%高位。在此背景下,全球智能物流机器人市场也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到2030年该市场规模将达3441亿元人民币。这一趋势下,物流机器人行业正从自动化竞争转向智能化生态构建,企业如何突破技术普惠瓶颈成为关键命题。

在亚太物流技术旗舰展会CeMAT ASIA 2025上,头部企业的技术路线图清晰勾勒出行业转型方向。连续九年参展的海康机器人,通过展示生态化新品与全链路解决方案,揭示了从硬件竞争转向生态协同的战略升级。该公司将终端场景的共性需求抽象为标准化模块,通过提供开放接口与二次开发平台,将核心软硬件能力赋能给应用层合作伙伴。这种"硬件筑基、软件赋能"的模式,本质上是通过生态乘法实现价值裂变——当技术创新进入边际效益递减阶段,系统协同带来的指数级增长成为新引擎。

面对产线布局多样化、设备系统异构化、业务流程差异化的挑战,传统标准品模式已显乏力。海康机器人此次推出的EasyAMR生态新品、新一代潜叉2.0及STU 2.0移动机器人,构建起"硬件矩阵+软件中枢"的协同体系。其中EasyAMR通过Pad端可视化操作、标准化场景库与图形化路径规划,将复杂系统集成转化为可配置流程,使中小企业无需专业团队即可完成机器人部署。这种轻量化方案不仅降低了智能物流门槛,更通过规模化应用形成数据反哺闭环,推动算法持续优化。

硬件性能的突破仍是生态构建的基础。海康机器人第二代潜伏叉取机器人在负载能力与空间利用率上实现重大升级:新增1.5吨负载车型满足主流需求,车身高度降低10%的同时适配叉孔范围扩大80%,2000平米库区可增加约100个储位。其新一代STU料箱机器人则采用双向伸缩二级提升机构,行走速度达4米/秒,提升速度2.5米/秒,单次取放货效率压缩至3秒内。更突破性的是,该机型可向20米以上仓库高度拓展,且高速运行时不影响下方潜伏机器人通行,使库容与效率同步提升20%。

软件系统的进化为硬件效能释放提供关键支撑。海康机器人的RCS调度系统与iWMS仓储管理系统形成双核驱动,调度算法可适配边拣边分、批量拣选等多元业务策略,系统接口兼容不同IT环境,实现多类型机器人的统一调度。这种全链路协同能力,使生态产品兼具通用性与专业性。例如其SCARA机器人搭配自研视觉系统,成功解决小型物料自动化装箱难题,补全了"眼-脚-手"协同网络中的关键环节。

从工具提供商到生态构建者的转型,正在重塑物流智能化的价值链条。海康机器人展示的开放控制平台、可视化仿真系统与模块化部署工具,已覆盖上下料、拆码垛、拣选、装箱全流程。这种横向生态协同模式,既满足了头部企业定制化需求,又激活了中小企业长尾市场,形成用户增长、数据积累、体验优化的正向循环。当行业竞争焦点从参数比拼转向生态能力较量,软硬件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正成为定义下一代物流机器人的核心标准。

更多热门内容
度小满朱光:大模型助力金融普惠,从洞察客户到核心决策全面升级
度小满 CEO 朱光与香港大学副校长、金融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林晨展开深度对谈,分享了大模型在金融行业的应用探索。 过去一年,大模型不仅掌握了世界知识,更在推理能力上取得了突破,这直接推动了其行业应用的加速…

2025-11-05

深圳地铁AI深铁宝上线,打造出行新体验与智慧城市新名片
AI深铁宝智能体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通过整合地铁、运营、商管、酒店等核心资源,以及接入支付宝平台相关资源,构建了独特的“轨道+”知识体系,有效链接城市交通枢纽,串联多元化本地服务,打造了从出发到…

2025-11-05

重庆交大学子“大挑”夺魁:生物电技术赋能,眼动操控无人机与机器狗成现实
就该项目的创意由来,黄彦钧介绍:“这个项目准备了差不多一年,创意来源于我一直在做的无人设备研究,我一直在进行完善,希望能解决一些行业痛点问题,开展一些应用探索。据他回忆:“我们讨论了很久,何老师鼓励我应该多…

2025-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