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20个月的职位空缺,华泰保险集团终于迎来新任总经理。10月31日,北京金融监管局正式核准胡玮出任总经理一职。这位来自中国平安的科技领域资深人士,曾担任平安国际智慧城市联席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其职业背景为这家老牌险企注入新的管理基因。
胡玮的职业生涯始于美国国际集团,早年专注亚洲区IT创新与数字化布局。2013年加入平安后,他先后主导集团级大数据平台、人工智能体系及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升任平安国际智慧城市联席总经理兼CTO期间,该板块仅用三年便以500亿估值跻身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单,印证其科技管理能力。
华泰保险管理层呈现老龄化特征。董事长赵明浩61岁,自1996年随创始人王梓木下海创业以来,已深耕公司近三十年。华泰财险董事长丛雪松60岁,今年8月卸任集团副总经理但保留财险董事长职务。华泰人寿董事长张蓓54岁,亦临近退休年龄。集团与子公司间存在显著交叉任职现象,如赵明浩兼任华泰资产管理董事长,杨平同时担任华泰保兴基金董事长与华泰资产管理总经理。
股权结构方面,"安达系"通过系列交易实现绝对控股。2002年,安达系旗下三家公司首次入股华泰财险,持有22.13%股份。2020年起,中资股东加速退出,安达系通过受让华润深国投信托、君正集团等股东股份,持股比例升至42.72%。2023年完成对君正集团剩余股份及国网英大6.39%股份的收购后,持股比例达76.54%。截至2024年末,随着央企"退金令"实施,安达系持股比例已达85.53%,华泰保险成为国内首家外资绝对控股的保险集团。
业绩表现呈现明显波动。2020-2023年,集团营业收入增幅从2.96%逐年放缓至0.87%,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下降,2023年仅1.91亿元,较2020年缩水85.33%。2024年出现强势反弹,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12%至206.19亿元,归母净利润达13.49亿元,创九年新高。这种波动与旗下子公司表现密切相关。
华泰财险在完成对安达中国业务的整合后,面临管理挑战。2024年营业收入66.9亿元,同比下降4.88%,净利润4.03亿元,微降0.1%。业务整合过程中,30余个分支机构的人员安置、保单承接等问题尚未完全解决,部分保单出现服务真空。今年以来,华泰财险及分支机构已收到5张监管罚单,涉及财务造假、利益输送等违规行为。
华泰人寿的利润波动更为显著。2019年净利润达5.06亿元高峰后持续下滑,2022年亏损2.25亿元,2023年扩大至8.93亿元。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0.92亿元,主要得益于投资收益同比增长81.5%至21.91亿元。但退保金连续三年增长,2024年达7.28亿元,其中财富金账户年金保险(万能型)一款产品退保金额就达6.07亿元。
集团其他业务板块表现稳健。华泰资产管理2024年总资产53.38亿元,同比增长22%,营业收入18.34亿元,归母净利润8.29亿元,超越财险成为集团最赚钱的公司。华泰保兴基金管理规模突破600亿元,但存在严重"偏科"现象,债券基金规模超500亿元,占总规模80%以上,固收类基金占比超94%。
2025年前三季度,华泰财险保费收入86.4亿元,同比增长4.25%,净利润3.92亿元,同比增长23.45%。华泰人寿保费收入87.28亿元,同比增长10.23%,净利润2.17亿元,已超2024年全年水平。但投资收益率表现欠佳,前三季度综合投资收益率1.01%,在73家寿险公司中位列第60位。
人事调整持续进行。今年7月,华泰人寿任命具有外企背景的牛增亮为总经理,其职业生涯跨越平安人寿、英大泰和人寿及安达人寿等机构。随着"安达系"控股地位巩固,集团及子公司中具有外企背景的高管比例逐步提升。胡玮作为科技领域出身的总经理,如何将技术基因与传统保险管理融合,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