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跳动AI领域近期迎来新一轮人事变动,曾主导豆包电脑端产品开发的齐俊元确认离职。这位兼具连续创业者与大厂高管双重身份的产品人,其职业轨迹再次引发行业关注。据内部人士透露,齐俊元在字节的职级达到4-1级别,离职前负责的豆包桌面端业务正处于关键拓展阶段。
作为AI产品化的前沿阵地,字节Flow团队近两年动作频繁。该部门先后推出豆包、Cici、星野等智能体产品,构建起覆盖多场景的AI应用矩阵。为加速生态布局,团队于2025年初推出"长期激励计划",通过虚拟股权绑定核心成员。然而仅半年后,组织架构再度调整:豆包PC端、移动端与模型策略团队整合为统一汇报线,由赵祺接任负责人,直接向AI业务总负责人汇报。
这场高速迭代的实验背后,是字节对AI战略的重新定位。调整后的团队聚焦于打造"入口级产品",豆包客户端与浏览器插件的相继上线,标志着其从技术验证向规模化应用的转型。数据显示,豆包用户规模持续攀升,Cici国际化版本已在多个海外市场启动测试,字节正试图构建承载大模型能力的超级应用。
齐俊元的职业履历堪称中国互联网产品人的典型样本。2013年创立的Teambition作为国内首批协作工具,以任务管理、文档协作、团队沟通的整合方案获得阿里青睐,最终以近亿美元估值被收购。此后他转战阿里云与钉钉体系,主导多个效率工具开发。2023年加入字节后,其先后负责飞书核心业务与Flow产品线,2024年接手豆包桌面端时提出的"AI作为工作接口"理念,曾引发行业对生产力工具变革的讨论。
据风险投资机构人士透露,齐俊元离职后已与多家美元基金接触。其创业履历与在豆包积累的AI产品化经验,成为资本关注的重点。不过也有消息称,这位连续创业者目前尚未确定具体方向,可能延续其擅长的"AI+工具"赛道,聚焦效率提升与知识管理领域。
字节AI版图的重构仍在持续。过去一年间,包括Seed团队在内的多个业务线中高层相继离职创业,反映出大厂从技术驱动向产品驱动转型期的组织阵痛。当前Flow团队正通过高频调整筛选适配者,这种"淘汰慢节奏者"的策略,折射出AI赛道竞争的白热化程度。随着新负责人到位与团队整合完成,字节能否在AI应用层建立护城河,将成为观察中国科技企业转型的重要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