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近日在社交平台宣布,其人形机器人Optimus迎来关键技术突破——位于弗里蒙特工厂的试生产产线已正式投入运行。这一进展标志着该产品从实验室研发向规模化制造迈出实质性步伐,为后续量产奠定基础。
据内部人士透露,当前试产线聚焦于机器人核心功能的稳定性验证,同步在特斯拉自有生产场景中开展密集测试。测试范围覆盖物料搬运、设备巡检等工业场景,以及行政办公等基础服务领域,通过真实环境数据反馈优化产品性能。这种"研发-测试-迭代"的闭环模式,显著缩短了技术落地周期。
值得关注的是,特斯拉计划于2026年建成第三代专用生产线。该产线将深度整合汽车制造领域的先进技术,通过模块化设计和自动化工艺提升生产效率。规模化生产后,单台机器人成本有望压缩至2万美元以内,较初期原型机降幅超过60%,为商业化普及创造价格空间。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此前在公开场合表示,人形机器人业务将成为公司"最具战略价值的增长极"。他预测该领域市场规模最终将超越现有汽车业务,引发资本市场对智能机器人赛道的持续关注。目前,特斯拉正通过自有工厂的示范应用,加速构建从硬件制造到场景落地的完整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