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谷歌"捕日者"计划:TPU上天组算力链,为AI未来提前布局太空新赛道

时间:2025-11-07 19:27:13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当人工智能算力需求以每年翻倍的速度飙升,地球上的电力供应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谷歌近日抛出一项颠覆性计划——将AI数据中心送入太空,这项名为"Project Suncatcher"的构想,试图通过直接捕获太阳能来满足AI发展的能源饥渴。

这项计划的核心在于突破传统数据中心模式。谷歌工程师们设计了一套轨道计算集群方案:由多颗卫星组成的数据中心将在晨昏太阳同步轨道运行,这里能获得近乎永续的日照条件。每颗卫星搭载经过特殊加固的TPU芯片,通过激光通信实现卫星间的数据交互,最终在近地轨道构建起一个漂浮的超级计算网络。

技术团队透露,太空环境为数据中心带来了独特优势。轨道上的太阳能发电效率可达地面系统的8倍,且不受昼夜交替影响。更关键的是,卫星集群通过精密编队飞行,将卫星间距控制在数百米范围内,使得激光通信速率有望突破每秒10太比特,接近地面光纤网络的传输水平。

但这项"太空算力革命"面临着重重挑战。轨道动力学模型显示,在650公里高度轨道上,81颗卫星组成的集群需要持续对抗地球引力异常和大气阻力干扰。研发团队开发的智能控制系统,能将卫星间距波动控制在±100米范围内,这需要毫米级精度的轨道调整能力。

辐射防护是另一大技术难关。实验室测试中,新一代TPU芯片在粒子加速器模拟的太空辐射环境下,承受了15krad的辐射剂量仍保持功能,远超五年任务周期所需的2krad安全阈值。工程师们通过多层屏蔽设计和冗余架构,显著提升了芯片的抗辐射能力。

经济可行性分析显示,随着SpaceX等公司推动的火箭回收技术成熟,发射成本正以每年15%的速度下降。谷歌预测,到2030年代中期,太空数据中心的部署成本将与地面数据中心的电费开支持平。这个时间节点恰好与AI算力需求爆发期重合,使得太空方案具有战略价值。

目前项目已进入实质推进阶段。谷歌与卫星成像公司Planet达成合作,计划在2027年发射两颗原型卫星进行技术验证。这些卫星将搭载简化的计算模块,重点测试卫星间通信、轨道控制和能源供应等关键系统。

尽管面临散热管理、设备维护等未解难题,但项目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已引发关注。超高速激光通信、精密编队控制等创新成果,可能率先应用于地球观测、灾害监测等领域。这种"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布局,或许正在为下一代计算基础设施开辟新路径。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