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开幕式上,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就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对物流行业的影响发表了重要观点。他指出,随着这两项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物流成本有望在五年内显著降低,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或将降至10%以内。
刘强东分析称,尽管中国快递服务以速度快、价格低著称,但这仅代表物流行业的一个细分领域,无法反映整体成本状况。当前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在于货物流动缺乏系统性组织,导致搬运环节过多、效率低下。这种状况不仅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还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整体效能。
高物流成本对企业和国家发展均构成挑战。从宏观层面看,低效物流导致社会建设资源分散,影响经济运行质量;从微观层面看,企业利润空间被物流成本压缩,进而限制了技术研发投入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种双重压力已成为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为物流行业的技术引领者,京东物流通过十年技术积累,在自动化、智能化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京东已与多个城市展开合作,推动物流设备自动化升级,构建智能物流网络。这些实践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展望未来,刘强东描绘了无人化物流的愿景:机器人将深度融入社会生活各环节,物流员工的工作强度大幅降低,可能每周仅需工作数小时。他具体描述道,智能机器人将自主完成"最后一公里"配送——从无人车取件后直达收件人家门口,通过智能门锁授权安全入户投递。这种场景将彻底改变传统物流模式,标志数字化时代的全面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