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中国新能源汽车崛起,自主品牌全球突围,站上新舞台!

时间:2024-12-16 12:01:31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今年交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单,不仅年产量首次突破了1000万辆大关,而且在国内市场的零售渗透率也已超过50%,标志着自主品牌正在强势占领消费市场的主导地位。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最新发布的数据,今年11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零售量达到了154万辆,同比增长34%,环比增长4%。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的零售份额更是高达64.1%,较去年同期增长了8.7个百分点。这些数据无疑展示了中国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强劲势头。

自主品牌在智能科技领域的持续创新,为其整体实力的提升注入了强劲动力。杰兰路发布的《2024年1~9月乘用车市场价格段分析——品牌份额分析》报告显示,在20万元以上的市场中,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份额实现了至少三倍的增长。这一变化不仅体现在销量上,更反映在消费者对自主品牌品质和技术的认可上。

在全球市场,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同样展现出了非凡的竞争力。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今年的年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表明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同时,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50%,意味着新能源汽车正在加速取代传统燃油车市场。

临近年末,多家自主车企纷纷传来销量捷报。吉利汽车、比亚迪、奇瑞汽车等企业在11月的销量均实现了大幅增长。其中,比亚迪销量超过50万辆,吉利和奇瑞的销量也分别达到了约25万辆和28.05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11月,自主品牌累计销量达到1590万辆,同比增长22.5%,市场占有率为65.1%,较去年同期上升了9.3个百分点。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推动下,自主品牌的价格区间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指出,近年来车市价格持续上升,2023年车市平均售价已达到17.9万元,其中6月单月更是攀升至18.6万元。这一变化是由高端化、消费升级以及换购群体消费提升共同推动的,高科技车型和高端车型的市场表现尤为突出。

具体来看,在20至30万元的新能源车型市场中,理想、AITO和极氪等自主品牌的销量占比不断提升;在30至50万元的市场中,理想的份额超过30%,AITO和蔚来的份额也在10%以上;在50至70万元的市场中,AITO的份额接近八成。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强劲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还得益于相关政策的激励。今年以来,商务部、财政部等部门相继发布了多项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包括提高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标准等。这些政策的出台不仅激发了消费者的购车热情,也进一步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繁荣。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中国自主品牌也在积极寻求海外市场的拓展。数据显示,2024年1至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到114.1万辆,同比增长4.5%。东南亚、欧盟等地区已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重点市场。比亚迪、吉利、奇瑞等自主品牌正在全球各大市场加速布局,通过整车出口、技术输出、海外设厂等方式拓展海外市场。

以奇瑞为例,今年1至11月,奇瑞累计出口汽车约104.6万辆,同比增长22.4%。目前,奇瑞的业务已覆盖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汽车用户超过1540万,其中海外用户达到440万。奇瑞在海外建立了本地化组织和人才体系,开展本地化制造、研发和销售。近期,奇瑞与西班牙EV MOTORS合资工厂的首款产品也已下线。

吉利汽车同样在海外市场取得了显著成绩。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表示,吉利将继续激活墨西哥、中亚五国等潜力市场,快速拓展越南、澳新、印尼等新兴市场。吉利汽车今年海外出口目标已从33万辆提升至38万辆。零跑、小鹏、长城、长安等多个品牌也加快了出海步伐,中国制造的新能源车在海外市场的认可度持续提升。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海外扩张不仅扩大了企业规模效应,也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全球化发展。随着中国企业加速技术出海,汽车产业电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将推动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不仅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全球汽车产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