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日产本田强强联手,四大新技术能否助力插混市场翻身?

时间:2024-12-19 18:04:26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近日,日产与本田的联盟引发了汽车行业的高度关注。两家日系车企的合作,预示着在技术和零部件方面将展开深度共享,其中本田的第四代i-MMD技术和日产的e-POWER技术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面对中国混动市场的发展趋势,即追求更低的馈电油耗和更高的纯电及综合续航里程,这两大技术或将迎来重大调整。

本田的第四代i-MMD技术,采用2.0L阿特金森循环自吸发动机和双电机组成的混动系统,其特点在于双电机与发动机曲轴平行布局,一个负责发电,一个负责驱动。这一布局虽允许大马力、大尺寸电机上车,但受限于前桥位置,动力分流和车速调节需通过离合器实现机电耦合。尽管后来加入了18度电池并允许外充电,但电池容量的增加却影响了座舱空间和实用性。因此,未来本田可能会采用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以支持大容量电池包上车,同时可能基于i-MMD技术推出插混版本,通过增加P4电机实现四驱。

日产的e-POWER技术则是一种典型的小电池串联混动架构,由三缸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电机和2.1度电池构成。其动力单元主要来自发动机,对动力传输效率要求极高。然而,由于电池不能外充电或储存能量,e-POWER的综合续航完全取决于发动机效率和油箱容积,难以突破上千公里的综合续航。因此,日产可能会放弃小电池策略,采用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并可能基于e-POWER技术推出增程式版本,直接使用本田的LFB混动专用发动机作为增程器。

本田的LFB发动机具备VTEC技术,可根据油门开度调整气门正时和升程,提升燃烧效率和功率输出。其散热、进排气效率和振动控制均达到较高水平,非常适合作为增程器使用。通过匹配到最合适的高效燃烧转速,LFB发动机可以稳定发电,为e-POWER增程式版本提供动力。

除了混动和增程式技术的调整外,日产和本田联盟后还可能推出新的纯电汽车技术。日产在电池安全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积累,其Leaf车型曾是全球销量最高的纯电汽车,电池零自燃事故的记录令人瞩目。因此,合并后日产可能会主要负责纯电汽车的电池安全方案。同时,两家车企可能会继续使用本田的e Architecture W平台打造纯电汽车,该平台支持高性能电驱、大容量高密度电池和纯电专属车架,预计会采用大马力电机+大电池方案,并配备高倍率快充技术。

在底盘方面,e Architecture W平台提供了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悬架配置,以及1.2万吨一体化压铸技术,旨在提升车身扭转强度和降低制造成本。同时,该平台还配备了双重隔振和ADS自适应减振系统,以提升驾驶舒适性和稳定性。然而,这一底盘系统仍属于被动式悬架,未来是否会结合智驾感知硬件进行主动调节,还需进一步观察。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