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风光无限的快时尚巨头ZARA,近期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据悉,ZARA计划在2025年初的一个月内关闭中国内地的7家门店,这一消息迅速引发了消费者对ZARA是否将退出中国市场的猜测。
关闭的门店包括深圳龙岗万科广场店、长沙荟聚商场店、北辰三角洲大悦城店、贵阳印象城店等,以及即将在一月内关闭的石家庄勒泰中心门店、无锡荟聚商场店和上海五角场万达广场门店。ZARA在中国内地的门店数量因此大幅缩减,从昔日的遍地开花到如今的部分撤离,不禁让人唏嘘。
然而,尽管ZARA在中国市场的门店数量大幅减少,但其母公司Inditex集团公布的财报数据却显示,公司财务状况稳中向好。2024财年前三季度,Inditex集团营收同比增长7.1%,净利润同比增长8.5%,毛利率也同比提升4个基点。这一亮眼的业绩表现,与ZARA在中国市场的关店举措形成了鲜明对比。
ZARA的关店策略,实际上是其在快时尚行业日渐式微的大背景下,采取的一种战略调整。近年来,随着电商平台的崛起,以Shein、TEMU等为代表的新兴品牌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对ZARA等传统快时尚品牌构成了巨大冲击。为了应对这一挑战,ZARA不得不采取断臂求生的方式,通过关闭业绩不佳的门店,来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公司的盈利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ZARA的关店并非盲目进行。公司会根据门店的短期销售情况和长期可预测的发展潜力,综合评估后做出决策。例如,本次关闭的7家门店中,既有开店超过10年的老店,也有刚营业两年的新店。这些门店的关闭,都是基于业绩不达标或周边环境不具备足够发展潜力等因素的考虑。
然而,关店也是一把双刃剑。虽然有助于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但也会减少品牌的线下触点,影响产品交付和服务质量,甚至削弱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为了弥补这一缺陷,ZARA加大了在线上市场的布局力度,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新品信息、进行直播带货等方式,来拉动线上销售。
除了关店策略外,ZARA还在努力推动品牌的高端化进程。这一转变与ZARA新任董事长玛尔塔·奥特加的推动密不可分。玛尔塔更年轻、更开放,她通过社交活动结识了众多时尚名人,为ZARA在高端市场树立了品牌形象。同时,ZARA还通过优化线下门店、降低折扣力度、拓宽产品价格带等方式,来重塑价格体系,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
例如,ZARA关闭了众多小店和标准店,集中资源开设大店和旗舰店。财报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ZARA品牌的门店数量虽然同比减少,但门店总面积和平均面积却实现了增长。ZARA还悄然提升了产品价格,并拓展了产品宽度,推出了高价位的托特包、毛衣、外套等产品。同时,ZARA还通过联名合作等方式,来提升单品价格和市场热度。
然而,高端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品牌涨价必然会导致部分价格敏感型客户的流失,迫使消费者转向更加平价的替代品。快时尚品牌的高端业务并非空白,ZARA旗下已有Massimo Dutti等子品牌在做高端服装业务。当主品牌也进军高端市场时,很有可能会与原本的高端子品牌形成业务重叠,造成内耗。
尽管如此,ZARA仍然坚持走高端化之路。在快时尚行业日渐式微的大背景下,ZARA试图通过这一战略调整来涅槃重生。然而,改变消费者心中过去那种追求性价比的快时尚印象,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ZARA能否成功实现转型,还需要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