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保时捷中国销量腰斩,高层大换血能否力挽狂澜?

时间:2025-02-10 13:17:09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在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保时捷这一超豪华品牌也未能幸免于销量下滑的困境。自2021年达到在华销量巅峰后,保时捷的销量便逐年走低,2022年销量跌至9.33万台,同比下跌2.52%。到了2023年,情况进一步恶化,全年销量仅为7.93万台,同比下滑15%。而进入2024年,保时捷在华销量更是近乎腰斩,同比跌幅高达28%,且其减少的销量甚至超过了其他市场的增量总和。

销量的持续下滑,也直接反映在了保时捷在华的经营状况上。2024年上半年,为了完成销量任务,保时捷向经销商施压,导致经销商资金压力剧增,双方矛盾不断升级。去年5月,部分保时捷中国经销商甚至联合发起抗议,要求保时捷总部给予补贴并更换相关高管。虽然最终保时捷方面做出了妥协,但经销商的困境并未得到根本改善。

为了降本增效,保时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取消承诺车主的新年礼物和试驾活动等。同时,保时捷的经销商们也改变了以往的强硬态度,在强制选装等事项上做出了让步。一位保时捷北京4S店工作人员表示,以往购买保时捷车辆通常会选装超过15万的配置,但现在选装没有要求,且优惠更多。

在人事方面,保时捷也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去年9月,Alexanber Pollich接任保时捷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地区CEO。随后,保时捷中国新设技术部门,并任命奔驰前高管李楠为副总裁。然而,这些调整并未能阻止保时捷销量的继续下滑。

更值得关注的是,保时捷德国总部开始对中国区进行合法调查,已有区域负责人被辞职。同时,该品牌计划将金融和销售业务合并,区域和金融岗位将竞聘上岗。这一系列动作无疑表明了保时捷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但也反映出其对原先中国市场销量表现的不满。

保时捷销量下滑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产品力与高昂价格的不匹配。在国产自主品牌不断冲击高端市场、产品竞争力大幅提升的背景下,保时捷却显得固步自封,转型步伐迟缓。无论是智能驾驶、续航里程还是智能座舱等方面,保时捷都未能跟上市场的步伐。同时,其售后服务和产品质量的优势也被逐渐追平,苦心建立的防线正在被击溃。

面对困境,保时捷不得不做出重大人事调整。据报道,因品牌业绩不佳及股权疲劳等原因,保时捷将解雇首席财务官Lutz Meschke和销售主管Detlev von Platen。这两位在保时捷就职超过20年的老员工离职,无疑体现了保时捷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但也反映出其对于原先销量表现的不满。

然而,如今保时捷的问题并非解雇几人就能解决。在新能源时代,市场的玩法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品力和服务已经成为消费者购车时的主要考量因素。习惯了躺平式赚钱的豪华品牌们,对于这一趋势反应迟缓,终究还是尝到了苦头。保时捷如果想要止住颓势,必须在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方面加快步伐,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