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在新春之后再次掀起波澜,以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新车发布会震撼业界。与往年的策略不同,比亚迪此次不仅推出了智驾版车型,更是一次性上市了21款车型,覆盖了从经济型到高端市场的广泛范围。
这场发布会较之前更加声势浩大,比亚迪打破了以往分批次推出新车的惯例,无论是王朝系列还是海洋系列,均在此次发布会中亮相。这一举措,令业界和消费者都大为震惊。
比亚迪此次的策略是“增配平价”,即在保持原价的基础上增加智能化配置。例如,秦PLUS的起售价仍为7.98万元,秦L的起售价仍为9.98万元,但均增加了智能驾驶功能。这一策略或许对于部分消费者而言,吸引力不及直接降价,但从长远来看,智能驾驶功能的加入或将为比亚迪赢得更多市场份额。
比亚迪的智能驾驶方案被命名为“天神之眼”,根据配置不同,分为A、B、C三个版本。天神之眼A搭载3颗激光雷达和双Orin X芯片,算力高达508 TOPS,主要应用于仰望等高端车型;天神之眼B搭载1颗激光雷达和1颗Orin X芯片,算力为254 TOPS,可实现城区NOA;而天神之眼C则采用5R12V(5个毫米波雷达,12个摄像头)的纯视觉路线,搭载1颗Orin N芯片,算力为84 TOPS,目前仅支持高速NOA。
此次发布会的重点之一是“天神之眼C”版本,即无激光雷达、最便宜的一档,但只能在快速路上使用NOA。该版本的特点在于采用了三目摄像头(其他品牌一般为双目),包括两个广角和一个长焦,比亚迪戏称之为“二郎神”。为了匹配这套智能驾驶系统,比亚迪对座舱、中控屏、仪表等进行了全面升级。
在试驾体验方面,比亚迪海豹06 DM-i搭载了天神之眼C版本,试驾者表示其智能驾驶风格较为稳妥。跟车距离适中,不会过于激进也不会落后太多。在曲率较大的弯道中,智能驾驶系统的速度和方向都保持稳定,没有出现左右晃动的现象。
比亚迪此次大规模推出智能驾驶车型,无疑将加剧市场竞争。过去几年,尽管有不少品牌试图在10万元级别车型中主打智能驾驶,但受限于成本,成功案例屈指可数。而比亚迪不仅将智能驾驶功能应用于20万元、10万元级别的车型,甚至6.98万元起售的海鸥也配备了智能驾驶功能,这一举措无疑将给其他品牌带来巨大压力。
比亚迪此举背后,或许与其对市场竞争的深刻洞察有关。随着价格战逐渐趋于平稳,硬件降本空间有限,比亚迪选择通过增加智能化配置来提升竞争力。过去,比亚迪在智能驾驶方面一直被外界认为有所欠缺,而此次大规模推广成熟方案,无疑是其对市场反馈的一次积极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