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TWh时代启航,锂电行业如何跨越价格战,实现质变飞跃?

时间:2025-02-11 11:04:39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我国锂电池产业已正式迈入太瓦时(TWh)时代的大门,这一里程碑式的跨越标志着行业发展的迅猛态势。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动力电池联盟)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锂离子电池的产销量分别达到了惊人的1096.8GWh和1039.5GWh,涵盖了车用动力电池及大部分储能电池领域。

步入TWh时代,背后凝聚的是锂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对市场前景的坚定信念、对技术创新的不懈探索以及高瞻远瞩的战略布局。然而,辉煌成就的背后也伴随着严峻的挑战。2024年,锂电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价格战白热化及经营压力加剧等多重考验。

从GWh到TWh的跨越,不仅仅是数量上的累积,更是产业核心层面质的飞跃。步入深度调整期后,2025年将成为锂电池行业在全球能源转型及电动汽车爆发式增长中的关键节点。行业分析师指出,2025年动力电池行业的焦点将集中在市场波动、成本控制、国际化布局及寻找新增量市场上。

值得注意的是,磷酸铁锂电池在2024年展现出了强劲的崛起势头。动力电池联盟数据显示,磷酸铁锂电池的累计装车量达到了409GWh,占总装车量的74.6%,市占率高达四分之三。在这一领域,宁德时代以45.08%的市占率稳居榜首,比亚迪则以24.74%的市占率紧随其后。极电新能源、因湃电池、耀宁新能源等主机厂电池新势力也跻身TOP15榜单,显示出主机厂自研自产电池策略正逐步改变市场格局。

在国际化布局方面,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正加速“出海”,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的投资建厂成为重要战略选择。面对全球电动化进程的推进及海外市场对动力电池需求的攀升,中国企业在2024年累计出口动力电池133.7GWh,同比增长5.0%。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企业纷纷在海外投资建设电池工厂,以寻求新的增长空间。

然而,国际化之路并非坦途。欧美市场通过设置贸易壁垒、提高关税等手段,试图抬高中国电池企业的准入门槛。为规避这些壁垒,中国企业加速布局东南亚,利用当地的资源禀赋及政策红利,建立生产基地并通过本地化生产降低关税风险。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动力电池企业面临着价格内卷的现实挑战,导致不少企业出现“增收不增利”的困境。碳酸锂价格的暴跌更是加剧了这一局面,使得电池价格大幅下滑。行业数据显示,从2022年12月至2024年6月,软包三元动力电池电芯价格由1.15元/Wh下降至0.47元/Wh,方形铁锂动力电池电芯价格也由1元/Wh降至0.32元/Wh。

面对这一挑战,动力电池企业纷纷寻求破局之道。一方面,通过材料体系优化、工艺革新及规模效应等方式降低成本;另一方面,积极开拓储能市场作为新增量。中创新航、国轩高科等企业纷纷推出储能电芯及解决方案,以应对市场变化。

亿纬锂能等企业也在加速扩产储能电池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其位于湖北荆门的超级工厂二期项目已正式启动,设计总产能达60GWh,主要生产MB56大铁锂储能电池,主要应用于电力储能、户外储能等多个场景。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动力电池行业已进入加速淘汰阶段。行业人士预测,到2025年年底,动力电池企业数量可能不会超过40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动力电池企业需在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全球化布局及资源整合能力等方面寻求平衡,以应对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