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的汽车产业版图中,一个不为大众所熟知却在业界享有盛誉的名字——重庆顺多利机车有限责任公司(顺多利公司),正以其卓越的汽车空调压缩机壳体生产实力引领行业潮流。
走进北碚蔡同工业园区的顺多利公司,映入眼帘的是繁忙而有序的机加车间。这里,智能化设备高效运转,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机器,每一道工序都透露出对品质的极致追求。
顺多利公司生产的汽车空调压缩机壳体,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占有率超过半数,全球市场份额更是高达28%,稳坐行业头把交椅。这一成就的背后,是公司对产品密封性的不懈追求和技术创新。
董事长周继群深知,密封性是空调压缩机壳体的生命线。面对全国同行5%左右的泄漏率和发达国家0.5%的先进水平,顺多利公司迎难而上,通过上千次的试验,终于研制出独特的铝合金材料配方。这一配方不仅大幅降低了泄漏率,更让顺多利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顺多利公司也面临了新的挑战。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壳体的结构更为复杂,对密封性的要求也更高。面对这一难题,周继群没有退缩,而是决定迎头赶上。她带领团队改进生产工艺,耗资百万升级模拟分析软件,通过无数次的试验和优化,终于找到了实现材质密度均衡的关键技术。
在此基础上,顺多利公司还独创了壳体关键位置真空处理及挤压工艺,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密封性。这一系列的技术创新,不仅让顺多利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配件市场站稳了脚跟,更为公司的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智能化生产线的引入,则是顺多利公司迈向冠军之路的又一重要步伐。在顺多利的流水线上,机器几乎全自动作业,人员操作大幅减少。每台设备都由电脑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实时传送到后台大数据平台,实现了生产流程的精准控制。
大数据平台的运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大幅降低了不良率。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后,制造成本降低了10%,生产效率提高了30%,不良率更是下降了40%。这一转变,让顺多利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时代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如今,顺多利的客户中,新能源汽车企业已占据了85%的份额。近三年,公司的销售收入年均增长32%,成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一切的成就,都离不开顺多利公司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和对品质的不懈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