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络上曝光了一组据称是新款小鹏G6的路试照片,但吸引眼球的焦点并非车辆本身,而是其后视镜下方闪烁的“小蓝灯”。在夜色中,这抹蓝色光芒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它实际上是一项新颖的功能——智驾提示灯。
这枚神秘而迷人的“小蓝灯”似乎预示着未来的流行趋势,连备受瞩目的小米SU7在流出的谍照中也装备了这一装置。智驾提示灯是智能驾驶技术发展的产物,它的起源和用途究竟是什么呢?
追溯其技术源头,智驾提示灯的标准化可以追溯到2019年,美国机动车工程师协会(SAE)发布了J3134技术标准。该标准首次明确规定了自动驾驶系统标志灯(ADS标志灯)的功能需求。当车辆处于自动驾驶状态时,需通过青绿色光源向外界传递系统状态,以区别于现有的交通灯和车辆指示灯,避免混淆。
2023年,奔驰EQS在美国两个州获得了ADS标志灯的使用批准。当DRIVE PILOT系统激活时,车辆的大灯、后视镜、尾灯上的“小蓝灯”便会亮起。这一创新不仅提升了车辆与外界的沟通效率,还为智能驾驶的安全性增添了保障。
从技术角度来看,ADS标志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蓝光的亮起意味着车辆已进入自动驾驶状态,行人看到这一信号可以预判车辆的行驶轨迹。对于道路上的其他驾驶者来说,ADS标志灯能够提前预警系统即将退出、需要人工接管的情况,从而降低误判风险,避免事故的发生。在智慧交通层面,这些光学信号还能与路侧单元协同工作,提升主动安全功能的效能。
在国内,虽然ADS标志灯在2023年的《机动车和挂车光信号装置及系统》征求意见稿中有所提及,但在2024年9月最新发布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中,并未将其作为L3级以上自动驾驶车辆的强制配置。这反映了监管层面的审慎态度,既不愿过早标准化束缚技术创新,又要权衡灯光信号可能引发的视觉污染问题。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在2024年12月更新的《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中,已建议企业为测试车辆加装ADS标志灯。这一建议或许预示着未来政策的转向,为智驾提示灯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如今,“小蓝灯”已经超越了单纯的信号装置范畴,成为了智能汽车与人类社会对话的“光语言”。当小米SU7测试车的蓝光与智慧路灯形成光学握手,当奔驰EQS的灯光节奏与城市交通的节奏相呼应,这场始于后视镜边缘的光学革命,正在重塑汽车工业的交互逻辑。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流动在城市街道上的蓝色光语,将成为新时代的交通标志,见证着机器智能与人类文明共融共生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