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电动汽车在全球汽车舞台上大放异彩,特别是在2020年之后,不仅价格亲民,技术革新更是层出不穷。比亚迪,作为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佼佼者,凭借其强大的研发团队——超过10万名工程师,几乎每月都有新的技术突破问世,引领着行业前行。
进入2025年,比亚迪再次推出重大举措,提出“科技平权”的理念。这一理念打破了智能驾驶技术仅适用于高端车型的常规,将智能驾驶技术引入7万元以上价格区间的多款车型,让更多普通家庭也能享受到智能驾驶的便利,且未因此提高售价,加速了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
紧接着,比亚迪在3月17日的超级e平台技术发布会上,震撼发布了全球首个十二合一电驱总成的超级e平台3.0 Evo,并同步预售了汉L、唐L两款新车。该平台将1000V充电电压与10C超倍率充电技术结合,实现了充电5分钟即可补充300公里续航的惊人表现,树立了纯电时代的新标杆。超级e平台3.0 Evo凭借六项全球量产最高的技术指标,重新定义了电动化技术的标准。
比亚迪30511rpm永磁同步电机刷新了量产车驱动转速的纪录,16.4kW/kg的功率密度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32%,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在核心三电领域实现了从追赶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这得益于创新技术,如高转速低漏磁转子结构、双U拓扑和10层扁线设计等,这些技术协同提升了电机的能效、功率密度和效率。同时,多项安全技术和冷却技术的应用,确保了电机在高转速、高功率运行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比亚迪自2010年推出首款量产电动车型e6以来,始终走在技术革新的前沿。从400V高压架构到全域800V平台,从自主研发IGBT芯片到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比亚迪以平均每18个月突破一项重大技术的速度,构建了覆盖三电系统、高压快充和智能底盘的完整技术生态。全域千伏高压架构是超级e平台3.0 Evo的技术亮点之一,通过自主研发1500V耐压SiC功率芯片,比亚迪打造了全球首个电动汽车全域1000V高压系统,不仅提升了充电功率,还打破了传统架构的兼容性桎梏,为兆瓦级能量传输构建了物理基础。
闪充电池也是超级e平台的另一大核心技术,具备全球量产最高充电电压、电流、功率和倍率等卓越性能指标。搭载闪充电池的汉L EV车型理论上可实现“1秒补充2公里续航”,实测充电5分钟续航增加400公里,与燃油车加油时间几乎相同。为了构建和推广兆瓦闪充生态,比亚迪还完善了兆瓦闪充技术、双枪充电、智能升压、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四大关键充电技术,并宣布将开放闪充站/桩相关技术,邀请各方共同建设。
比亚迪的技术突破不仅推动了自身发展,更带动了中国汽车产业的链式创新。国产新能源品牌在全球纯电市场占据了58%的份额,高压平台车型的渗透率也大幅提升,展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强劲实力。比亚迪技术研究院负责人表示,这些突破性创新源于对磷酸铁锂技术路线长达22年的坚守,以及在永磁电机领域的大量研发投入。正是这种长期主义的发展思维,让中国车企在关键零部件领域实现了自主可控,掌握了核心技术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