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前夕,中国工信部针对智能驾驶市场的一系列不规范现象,明确提出了整治措施。工信部强调,严禁在市场推广中使用“自动驾驶”、“自主驾驶”、“智驾”等具有误导性的词汇,统一要求采用“(组合)辅助驾驶”作为标准术语,并要求严格遵守国际自动化驾驶等级(SAE J3016)的分类标准。
针对行业中普遍存在的“软件先行”问题,工信部特别警告企业,必须预留充足的验证周期,确保技术的充分验证,严禁将用户作为测试对象。这一举措预计将在上海车展期间,对汽车企业的智能驾驶宣传策略产生一定影响,但智能驾驶作为新能源汽车竞争的核心领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多家车企在上海车展上展示了其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最新技术,将智能化竞争推向新的高潮。一汽大众带来了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全球首款CMP平台纯电概念车ID. AURA,该车搭载了全新的CEA电子电气架构,旨在为中国年轻消费者提供更流畅的数字化体验。同时,一汽大众还展示了其全自研的智慧座舱,该座舱基于中国用户需求进行定义与研发,体现了其在本土化智能技术路线上的深耕。
宝马集团则展示了其“驾控超级大脑”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动力及底盘控制的二域合一,能精准调控高达18000牛米的动力输出,响应速度突破毫秒级,为驾驶者带来最优的车身动态平衡。宝马宣布,从2025年起,该系统将成为其每一款纯电动“新世代”车型的标配。
华为在上海车展前夕发布了乾崑智驾HUAWEI ADS 4.0系统,该系统在架构、安全、体验及产业领域均实现了全面升级。ADS 4.0系统采用了全新的WEWA架构,降低了端到端时延,提升了通行效率,并降低了重刹率。华为还发布了HarmonySpace 5鸿蒙座舱系统,该系统采用MoLA智能化架构,深度融合通用大模型与垂域Agent,为用户带来了更智能的车内体验。
广汽集团在上海车展上发布了“广汽星灵AI全景图”,旨在构建涵盖“天、人、家、车”四大场景的智能出行体系。广汽强调,在智能化推进过程中,安全是基础,所有技术升级都不能妥协安全底线。广汽计划于年内实现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产品的上市,并推动L4级高度自动驾驶车型的量产。
长安汽车展示了其基于新一代全电SDA平台打造的启源Q07,该车搭载了天枢智能化架构,实现了更加智能化的人机交互体验。长安汽车强调智驾域与电驱域的集成效率,正在加速整车智能理念和多域融合技术的量产落地。
上汽集团推出的智己L6计划首次集成“灵蜥数字底盘+智慧四轮转向+Orin X平台”整车融合辅助能力,彰显了上汽在整合智能辅助驾驶底层结构方面的探索深度。智己重点展示了其线控数字底盘技术,通过数字底盘与组合辅助驾驶系统的深度融合,实现了更精准的车身控制和更流畅的驾驶体验。
整体来看,上海车展展示了整车智能化的多个趋势,包括从分散到集成的技术路径、供应链协同与本土化研发的并重,以及从功能堆叠到体验优先的用户需求转变。这些趋势共同推动了整车智能化从概念到量产的演进,体现了技术闭环的成型、生态体系的完善,以及普及化的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