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汽-大众长春生产整车制造部(长春一部)的焊装一车间Q5区域,一场围绕“降本增效”的技术革新风暴正席卷而来,引领者是一汽-大众的高级技师宋威及其维修团队。
经过长达三个月的集中攻关,宋威团队成功研制出一款专为工艺机器人设计的三元锂备用电池组。这一创新成果不仅将电池的使用寿命从原先的2年大幅提升至10年,更实现了单台设备每年节省成本46元。若在全公司范围内推广,预计每年可节省超过40万元的开支。从铅酸电池到锂电池的跨越,不仅解决了设备维护的一大难题,更为整个行业树立了技术降本的典范。
新电池组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寿命的延长上。在车间现场,工人们纷纷赞叹:“原本需要两块铅酸电池的空间,现在一块锂电池就足够了!”宋威团队通过巧妙的模块化设计,使得这款电池组能够适配所有型号的机器人控制器,甚至让2018年以前的老设备也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无论是分体、横排还是竖排,都能完美匹配,展现了极高的灵活性和兼容性。
这一创新成果也让管理层眼前一亮。以1万台机器人为例,如果采用这款新电池组,10年内将无需更换电池,直接节省成本高达460万元。同时,还减少了因频繁维护而投入的人力资源。“这就像给机器人安装了一个‘永久动力源’。”一位工程师形象地比喻道。
目前,首批10套电池组已经在车间内稳定运行,并经过了低温测试的考验,结果显示零故障。从铅酸电池的酸雾弥漫到如今锂电池的理想实现,宋威团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降本增效的真谛:并非简单地削减预算,而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潜力挖掘来实现成本的降低和效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