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新能源汽车领域迎来了一项创新突破。4月10日,位于空港星汇的特来电&K速电光储充放电站见证了四川首个电动汽车向10千伏公网反向送电的案例。新能源车主朱亮通过简单的扫码操作,让自己的电动汽车在用餐时间内向电网反向送电,从而获得了40多元的收益。
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得益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项目。成都作为试点城市之一,其双流特来电空港星汇光储充放电站正是其中一个关键场站。该项目通过构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之间的信息流和能量流双向互动体系,实现了智能有序充电和双向充放电等功能。
在电站现场,车主们只需插上充放电枪,通过手机App扫描二维码即可轻松操作。据特来电西南大区能源管理部负责人陈卓介绍,一辆电池容量为60千瓦时的电动汽车,可以向电网反送约48度电,从而获得近50元的收益。而考虑到峰谷电价差,车主每次交易的实际净收益约为30多元。电站还配备了放电保护功能,确保电池电量不会过低。
针对公众对电池损耗的担忧,陈卓解释说,磷酸铁锂电池的充放电次数可达3000次左右,即使是每天充放电一次,也在电池的正常寿命范围内。因此,车主们可以放心地利用这一新功能。
国网天府新区供电公司与成都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联合对空港星汇公共充电站进行了光储充放一体化项目改造,使其具备了光伏发电、移动储能、有序充电、V2G反向放电和虚拟电厂等功能。据国网天府新区供电公司工作人员符晓巍介绍,该站设有3个V2G双向充放电桩,其反向放电能力足以满足30个家庭一天的日常用电需求。
车网互动技术的引入,不仅让电动汽车能够参与电网调峰填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促进了新能源的消纳。市民可以在用电低谷期储存电能,在高峰期释放电能,从而降低电网负荷压力,并通过“低买高卖”的方式获得收益。这一创新模式不仅验证了技术的可行性,还构建了“电网-用户”互动生态。
符晓巍表示,国网天府新区供电公司将与相关企业合作,继续推动充电场站的双向升级改造工程,计划改造20座场站,覆盖居民小区、企事业园区及社会公共充电站。这一举措旨在进一步探索V2G商业模式的可行性,为全国车网互动标准制定和电力市场机制建设提供实践样本。